青骢马肥金鞍光,龙脑如缕罗衫香。
美人狭坐飞琼觞,贫人唤云天上郎。
别起高楼临碧筱,丝曳红鳞出深沼。
有时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飞鸟。
自说生来未为客,一身美妾过三百。
岂知斸地种田家,官税频催没人织。
长金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荣枯递转急如箭,天公岂肯于公偏。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青骢马肥壮,金鞍闪耀光芒,罗衫缝入龙脑香,周身馥郁芬芳。
美人紧挨着坐,飞传玉杯频劝酒,穷人见了,唤他们作天上贵郎。
另建高楼临绿竹,丝线钓起深沼红鳞鱼。
有时半醉卧于百花前,背转身用金丸射落飞鸟忙。
自称生来从未漂泊做客,美妾成群足有三百多。
哪知道耕地种苗的农家,官税催逼不停,无人能安心纺织忙。
炫富夸豪,金银美玉堆成山,对寻常人作揖,傲慢得意显轻狂。
生来不读半句诗书,只靠黄金买取显贵荣光。
少年啊,怎可能永远是少年?沧海尚且会变成桑田。
荣华与枯萎,更迭如飞箭,天公不会对谁格外偏袒。
莫说青春能永远停留,白发皱纹正专等你,毫不留情把人伤。
《嘲少年》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于中唐时期的七言古诗。作者出身没落宗室,因科举受阻而困顿仕途,诗歌融合了对权贵的讽刺与人生荣枯的哲思。
全诗以铺陈手法描绘纨绔少年奢靡生活的场景:骑骏马、着华服、纵宴饮,与后半段农人因苛税困顿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沧海桑田”意象警示青春易逝,以“发白面皱专相待”深化生命无常的苍凉感。诗歌采用尖锐的阶级反差结构,前半极写骄奢,后半冷峻揭露幻象,呈现“长吉体”奇崛瑰丽的语言风格。该作被归为李贺批判权贵骄奢题材的代表作,与《荣华乐》《秦宫诗》等同列,其讽刺手法被视为唐代讽喻诗的典范。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
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园冻雀一声啼。
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