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读《东观汉记》,至杨公四世太尉,咸有清德,泱泱乎邹鲁之风,尽在丞相府矣。百有馀年,论道王室,宜哉。自后卿大夫洎二千石,史不绝书,以及于公。公讳灵崱,字灵崱,宏农华阴人也。高祖兵部尚书高都公尚希,尚希生宜州别驾丹川公寿旻,寿旻生司农少卿征,征生正议大夫汉州金堂县令务道。光昭先君之懿范,其有后于关西乎?公金堂第二子也。幼以五经上第,参卿博陵,贰职郿坞,孙楚长揖。桓谭不乐,一录州事,会稽称之,再领县尹,自范至匡,化行卫濮,公易直子谅之心根于始矣。加以好学,止于荩棺,德行孝悌,温良博爱。故宗族称其仁,朋友称其信,乡党称其敬,盖君子之道欤!及长从吏,以宽服人,官刑不行,职事益办。及与之邑,亦克用义,和气充塞于百里,颂声洋洋乎至今,其良吏之政欤!赤绂在股,下大夫事,知止足之分,有终焉之志。悬车告老,饰巾待期,浮云身世,脱屣轩冕。追先生于彭泽,继征士于太邱,斯达者之流欤!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寝疾于匡城县归休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三。属贼臣以山东叛,乃公殁之明日也。且告车来甚众,允子少,殡故有阙,在邑南鄙,于堂西序,启足牖下,土周于身。十年于兹,百战之所,折楝馀烬,荒坟茂草。柱下史能季武,公之嘉客,衮之姻友,广德元年夏四月,本诣河外,假道于匡,访郗公之旧邑,归戴侯于故里,以其年十月一日,合祔少陵原,礼也。夫人河东县君薛氏,妇道母仪,六姻取则。于我归处,“葛之覃兮”,及公而终,木已拱矣。子环在外,不及主丧,其谁尸之?曰有三女。无天何戴,无地何履?誓合泉壤,感通神明。终还营邱,竟同防墓,空悲蔡女之孝,有愧潘郎之词。铭曰:夫物芸芸,各复其根,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少陵古原,京兆新阡,匡城夫人,河东小君。同居此地,岂恨重泉?志于方石,庸有贤人。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仕为龙阳典史。龙阳濒洞庭,岁罹水患,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绝顶无云,昨宵有雨。我来此地闻天语。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入闲庭户。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