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田间小路上,朦胧的空中飘着残留的柳絮,杜鹃花从中,杜鹃鸟正在声声啼叫。每一年究竟为何总不能归去?整日对着月色、烟雾抒发怨愁,到底是为了谁?
梅雨下得细密,清晨的风轻柔微凉,倚靠在楼上的人听着杜鹃啼鸣,愁绪几乎要沾湿衣衫。故园的花已经三度凋谢了,行人在外已满三年,年年思归,年年未归。
《鹧鸪天·陌上蒙蒙残絮飞》是北宋词人晏几道所作,收录于《小山词》。该词以暮春残絮、杜鹃啼鸣为背景,通过女子视角抒写对久游未归者的思念与幽怨。
上片借“残絮飞”“杜鹃啼”等意象暗含“不如归去”的思绪,以“怨月愁烟”刻画主人公积年愁绪。下片通过“梅雨细”“晓风微”延续暮春时节特征,描绘倚楼人闻鹃声而泪落的场景,结尾以“故园三度群花谢”点明行人三载未归,借“曼倩”典故深化天涯漂泊之感。晏几道为晏殊之子,其词多写离愁别恨,风格哀婉凄迷,黄庭坚评其词风“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