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夕阳正往西沉,耳边传来鹧鸪的叫声;路上赶路的人,全都垂下了头。
到处都是难走的山路关卡,根本没法顺利前行;这鹧鸪啊,到底在为谁辛苦,一直不停地叫呢?
《闻鹧鸪》是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七言绝句。全诗以鹧鸪啼声为载体,前两句通过“鹧鸪声里夕阳西”与“陌上征人首尽低”的意象组合,展现羁旅行役之苦。后两句借古乐府《木兰诗》中“关山”典故,将传统“行不得也哥哥”的劝离哀鸣,引申为对世途险恶的隐喻。
诗中“遍地关山行不得”以反问句式转折立意,突破同类题材窠臼,折射清初文人处世艰危的境遇。沈德潜评其“翻进一层”,凸显诗歌多层意蕴。尤侗为苏州府长州人,曾任翰林院检讨并参与编修《明史》,被顺治帝称为“真才子”,康熙帝誉为“老名士”。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鲜染燕脂细翦裁。
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