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萱草栏干

宋代晁端礼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日长暗记残香篆。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白话译文

栏干边种着萱草,庭院里开着石榴花。四下静悄悄的,没人说话,层层的帘子被卷了起来。屏风掩着朦胧的梦境,没一会儿,江南岸边就飘起了斜斜的细雨,刮起了细细的风。

白天的漏刻刚刚传来计时的声响,林中的黄莺婉转鸣叫了许久。漫长的白日里,暗暗记着那烧剩的篆字形香的痕迹。深闺里的消息有谁能知晓呢,好几次都想问问梁上栖息的燕子。

词句注释

  1. 萱草:即黄花菜。夏秋开花。古人以为能使人忘忧。
  2. 屏山:画有山峦的屏风。
  3. 香篆:焚香出烟袅袅如篆字。
  4. 洞房消息:内室中的动静。

作品赏析

《踏莎行·萱草栏干》是北宋词人晁端礼创作的词作。晁端礼(1046年—1113年),字次膺,原籍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后定居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政和三年(1113年)因蔡京举荐应诏入京,进献《并蒂芙蓉》受宋徽宗赏识,授任大晟府协律,未及履职即病逝。

该词以夏日侍女为主角,通过“萱草栏干”“榴花庭院”等意象描绘庭院静谧场景,展现侍女梦中游历江南、醒后回味梦境的情节。下阙借“昼漏初传”“林莺百啭”对照主人公“日长暗记残香篆”的孤寂,以“几回欲问梁间燕”的细节传递无法言说的思念。薛砺若《宋词通论》评晁端礼作品多自创词调,曾补大晟乐中徵调之缺。

猜你喜欢

苏秀道中

宋代 •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代 • 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六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来此寺者。

僧告余日:“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日:“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日: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日:“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为郑冲劝晋王笺

魏晋 • 阮籍

冲等死罪。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冲等眷眷,实有愚心,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来矣。

昔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耳,一佐成汤,遂荷“阿衡”之号;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自是以来,功薄而赏厚者不可胜数,然贤哲之士犹以为美谈。

况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天下,朝无阙政,民无谤言。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羌戎东驰,回首内向;东诛叛逆,全军独克,禽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是以殊俗畏威,东夷献舞。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开国光宅,显兹太原。

明公宜承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土嘉祚巍巍如此,内外协同,靡愆靡违。由斯征伐,则可朝服济江,埽除吴会;西塞江源,望祀岷山,回戈弭节以麾天下,远无不服,迩无不肃。今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然后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岂不盛乎!至公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哉?

冲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陶庵记

明代 • 归有光

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以为君子之处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责子路之愠见,古之难其人久矣。

已而观陶子之集,则其平淡冲和,潇洒脱落,悠然势分之外,非独不困于穷,而直以穷为娱。百世之下,讽咏其词,融融然尘查俗垢与之俱化。信乎古之善处穷者也。推陶子之道,可以进于孔氏之门。而世之论者,徒以元熙易代之间,谓为大节,而不究其安命乐天之实。夫穷苦迫于外,饥寒憯于肤,而性情不挠,则于晋、宋间,真如蚍蜉聚散耳。昔虞伯生慕陶,而并诸邵子之间。予不敢望于邵而独喜陶也,予又今之穷者,扁其室曰陶庵云。

千年调·左手把青霓

宋代 • 辛弃疾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

晁端礼
简介描述:

晁端礼(1046年-1113年),一作元礼,字次膺,任城(今山东济宁)人,中国北宋词人。

晁端礼博学强记,专力作词,其词音韵和谐,文辞清丽,语婉情深。因长期闲居,词中多表现人生失意的情怀,颇有道劲超旷之作。应制之词,精工富丽,唯乏真情。有词集《闲斋琴趣外篇》6卷传世,今有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本等。

晁端礼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