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
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
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山盘江上虬龙活,殿倚云中洞府深。
钦想真风杳何在,偃松乔柏共萧森。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