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文全集(共收录1415篇诗文)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代 •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赴京途中遇雪

唐代 • 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初夏日幽庄

唐代 • 卢照邻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寄赞上人

唐代 • 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游南阳清泠泉

唐代 • 李白

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晨雨

唐代 • 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代 • 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唐代 • 李白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

怀沙去潇湘,挂席泛冥渤。

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

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

华顶窥绝冥,蓬壶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

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河传·湖上

唐代 • 温庭筠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标签: 唐代 温庭筠

寓言

唐代 • 鱼玄机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

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

芙蓉月下鱼戏,䗖𬟽天边雀声。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

唐代 • 温庭筠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标签: 唐代 温庭筠

归辋川作

唐代 •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唐代 • 王维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唐代
简介描述: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随之而来的唐末农民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并使藩镇势力大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皇帝成为军阀争夺的对象。唐朝名存实亡。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唐朝对周边民族采用羁縻政策,并通过册封、和亲等多种方式,与各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统治阶级以开放心态与博大胸襟兼容并纳外来文化,日本、南诏、新罗、渤海等国均遣使学习唐的制度、文化,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大交融局面。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通过与各国的交流,唐朝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歌(唐诗)、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