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屏风上展现的画景似远在天边,梦醒初回,隐隐约约,犹记十洲仙境的烟云碧水。手捻着红格笺纸想寄一封信.句句写着无限滋味,伤春情事不知能托付于谁。
登上高楼曾无聊地凭倚,俯视分别的小道,远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楼下东西分流的水声里,还有当时,登高送别的泪滴。
上阕开篇就落笔不俗,把眼前的画屏想象成传说中远在天边的大海中的十洲,把人带入到一个如梦如幻的情境之中。十洲,是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远在天边,暗示着与心上人相隔遥远。接着两句写词人手拿红色的信笺,那是准备寄给她的书信,上面写满了对她无限的相思。
下阕追忆离别后的思念,写得情深意切。词人曾在闲暇无聊中登临矗立在水边的高楼,当初他们就是在那里分别的。眺望着对面辽阔的千里江南,思绪会不由自主地飞到那千里之外的心上人的身边。最后两句回忆当日分别的酸楚:当日离别时我登高目送你远去,我伤心的泪水点点滴滴都落入了楼下分流的江水之中。
以虚写实,景虚情实,这是词人常用的手法。她梦中见到的十洲是虚。忆念着他才是实,所以梦醒后便立即给他写信,透露“伤春事”,委婉中见真情。水中仍有当年某日送他时流下的眼泪是虚。现在仍在高楼上流泪,泪水掉进水中才是实。只说当年,不讲今日,就更概括、更深沉、更含蓄地表现了她的内在感情。
这首词情景交融,运用对比的写法,虚实相映、远近交叠,以真挚的语言、奇特的想象、精美的构思,以及生动的描绘,把对心上人的一腔深情,写得缠绵悱恻,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晏几道曾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往江南依附其五兄知止,此词为回京后思念江南女友而作。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牛咤咤,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