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屏风上展现的画景似远在天边,梦醒初回,隐隐约约,犹记十洲仙境的烟云碧水。手捻着红格笺纸想寄一封信.句句写着无限滋味,伤春情事不知能托付于谁。
登上高楼曾无聊地凭倚,俯视分别的小道,远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楼下东西分流的水声里,还有当时,登高送别的泪滴。
上阕开篇就落笔不俗,把眼前的画屏想象成传说中远在天边的大海中的十洲,把人带入到一个如梦如幻的情境之中。十洲,是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远在天边,暗示着与心上人相隔遥远。接着两句写词人手拿红色的信笺,那是准备寄给她的书信,上面写满了对她无限的相思。
下阕追忆离别后的思念,写得情深意切。词人曾在闲暇无聊中登临矗立在水边的高楼,当初他们就是在那里分别的。眺望着对面辽阔的千里江南,思绪会不由自主地飞到那千里之外的心上人的身边。最后两句回忆当日分别的酸楚:当日离别时我登高目送你远去,我伤心的泪水点点滴滴都落入了楼下分流的江水之中。
以虚写实,景虚情实,这是词人常用的手法。她梦中见到的十洲是虚。忆念着他才是实,所以梦醒后便立即给他写信,透露“伤春事”,委婉中见真情。水中仍有当年某日送他时流下的眼泪是虚。现在仍在高楼上流泪,泪水掉进水中才是实。只说当年,不讲今日,就更概括、更深沉、更含蓄地表现了她的内在感情。
这首词情景交融,运用对比的写法,虚实相映、远近交叠,以真挚的语言、奇特的想象、精美的构思,以及生动的描绘,把对心上人的一腔深情,写得缠绵悱恻,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晏几道曾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往江南依附其五兄知止,此词为回京后思念江南女友而作。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贵似荔枝来。
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