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清代林则徐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白话译文

中国古代也种罂粟作药用并种植烟草,但现在英国大量贩运来的却是鸦片毒品。是什么人面对面把着烟枪,横躺着整夜不睡呢?不知不觉吸上了瘾,便点起灯来熬长夜如年了。令人可叹的是,人们不惜重金,为了一个泥丸似的烟头,就舍弃了万贯的银钱。

禁烟运动像春雷一样震毁了英国鸦片贩子在零丁洋上的巢穴,笑看英国侵略者锐气已尽,切莫使他们死灰复燃。广州沙角炮台高高耸立,外国走私鸦片的船都远远地躲开了。外国使者正常活动的船只,还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来往。英侵略军舰和贩运鸦片的大船,由于中国人民反击的胜利,都一一地走开了。

词句注释

  1.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庆春宫》《庆春泽慢》等,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十句,四平韵。
  2. 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叫“和”。
  3. 懈筠: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字。
  4. 前辈:邓廷桢比词人年长九岁,中进士也早林十年,所以词人尊称他为前辈。
  5. 韵:指这首词是照着邓廷桢词的韵作的。
  6. 玉粟:即罂粟,草本植物,果实和果壳均可入药,果汁可制成鸦片。
  7. 金丝:指产于菲律宾吕宋岛上的一种烟草。
  8. 蕃航:即番航,指外国船。
  9. 蛮烟:指外国商人贩卖的鸦片烟。蛮:旧时都用以称外国人。
  10. 双管:两支烟枪。抽鸦片的两个人对卧,各自用烟枪对着烟灯吸食毒品。
  11. 对拥无眠:相互拥靠着,觉也不睡。
  12. 成滋味:指对鸦片烟上了瘾。
  13. 挑灯:指点亮烟灯。
  14. 夜永:长夜,夜深。
  15. 堪怜:可怜,可惜。
  16. 一丸泥:指鸦片烟头像一个小泥丸。一作“一泥丸”。
  17. 万缗钱:即万贯钱,极言其多。缗: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18. 春雷:比喻声音震响。文中指清水军击败英舰的炮火声。
  19. 歘:忽然。
  20. 零丁:即零丁洋、零丁岛(今作“伶仃洋”、“伶仃岛”),在广东珠江口外侧。
  21. 穴:巢穴。
  22. 蜃楼气尽,比喻殖民主义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气焰被打下去了。蜃楼:古人指蜃(传说中的一种蛟)吐气而变幻成的楼阁。词中借指英国侵略者。
  23. 无复灰然:意谓英人鸦片已被词人收缴,并在虎门销毁,不会再重新燃烧起来了。
  24. 沙角台:广东虎门海口东南侧沙角山上的炮台,南距虎门十余公里。
  25. 乱帆:指私运鸦片的船只。
  26. 浮槎: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词中借“浮槎”指使臣,即词人自称。
  27. 漫许陪:姑且允许相陪。
  28. 霓节:古代使者的节仗。词中借指持节镇守两广的总督邓廷桢。
  29. 澄波:清波。
  30. 绝岛重洋:远隔重洋的岛屿,指英国。
  31. 取次回舷:依次返航。回舷:船只返航。

作品赏析

词的上片写“蛮烟”入境后,带给中国人的严重危害。开篇便以“玉粟余,金丝种后”分述“鸦片烟”(从唐代)入境后,后来(宋代)“吕宋烟”又传入中国的情况,所以第三句用“蕃航别有蛮烟”总上启下,是说以上两种毒品烟草都是通过外国商船传来的。下面接写吸鸦片的人“双管横陈”,烟枪不离手,横卧日夜抽,由“不知呼吸”到吸毒成瘾有“滋味”,最后成为“大烟鬼”,“爱挑灯、夜永如年”“对拥无眠”,不分昼夜地吸鸦片,这几句形象生动而真实绘画出“大烟鬼”的丑态,又带有几分幽默的讽刺和厌恶。所以上片的结句才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 “最堪怜”是总上吸毒人的恶果, “一泥丸”不仅毒害了千千万万人,还使得他们倾家荡产,损失大量的金银财宝。这就进一步指出了英商贩卖鸦片,不仅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健康,而且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其结果是人亡财竭,其害无穷,所以禁烟势在必要。

词的下片写禁烟初捷的喜悦和对抗英充满胜利的信心。这片的起句以象征手法写“春雷歘”磅礴的气势。以春雷般的炮声,大炮轰破了零丁洋上英商的巢穴,显示了中国人民武装抗英禁烟的威力,打破了侵略者海市“蜃楼”的美梦,使英敌如一摊死灰,再无复燃之机。词人用一“笑”字,表现了谈笑破敌的豪壮风采和蔑视敌寇、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同时又用“收向天边”写出英舰仓皇溃逃的狼狈情景。最后即事抒怀,慷慨陈词,词人认为,只要保住海防,就可以使我国沿海保持一片“似镜长圆”的澄波,不必派使臣远渡重洋去和英帝谈判,并告诫人们不可掉以轻心,要严阵以待来犯之敌,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以生动而诙谐的笔调,写出抽鸦片烟人们的可笑、可怜的怪态,以形象代替说理,可谓深入浅出。下片以雄健蒙肆的笔调,写出抗英胜利的喜悦,又是通过象征手法写意境陈出,又耐人琢磨。全词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真实地反映了词人查禁鸦片、抗英御侮的昂扬斗志和胜利信心。

创作背景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广东水师在关天培的指挥下,于九龙洋面多次击退英国侵略者的挑衅。两广总督邓廷桢对取得的一次次胜利,极为欢欣鼓舞,于是填写《高阳台》的词赠给词人,以表对抗英禁烟取得胜利的祝贺,而词人亦依韵和词一首作答。

名家点评

  • 近代古典文学研究家钱仲联《清词三百首》:上片写鸦片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祸害,通过形象描绘,表达哀愤心肠,字字饱含血泪。下片转入禁烟抗英的伟大场面,与邓廷桢二人的昂扬斗志和胜利信心,气魄雄壮,风调激荡,足以当词史而无愧。

猜你喜欢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 •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六一居士传

宋代 •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唐代 •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虞美人·述怀

宋代 • 苏轼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林则徐
简介描述: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在江苏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救灾办赈;在湖广大力开展禁烟运动。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后,令广东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不久后被构陷革职,遣戍伊犁。期间曾奉命赴浙江镇海协防,并留开封襄办黄河决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获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加太子太保。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再任钦差大臣,奉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事,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获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作品传世。

林则徐一生遍历地方,治绩卓著。虽在两广抗击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林则徐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