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

唐代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白话译文

降落白帆,逗留河边小镇。停下行船,面对孤独客栈。

浩浩晚风,吹起一河碧波;彤彤夕阳,沉于冥冥溪边。

行人已归,城郭渐暗,平沙落雁,芦花点点。

月夜独忆家乡,听钟未能成眠。

词句注释

  1. 次:停泊。盱眙: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2. 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
  3. 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4. 浩浩:盛大的样子。
  5. 冥冥:昏暗,昏昧。
  6. “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
  7. 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
  8. 秦关:指长安。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
  9. 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飘泊,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

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自然引出下文停船所见景物的描写。“孤”含有孤寂之意,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

颔联承接首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交代停泊的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颈联描写停舟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山郭暗”“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人归”“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临,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日落黄昏,是人回家鸟回巢的时刻,眼见人们回家尽享家的温馨以解一天的疲惫,鸟儿们也有温暖的巢得一晚的安眠,反观自身却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有家不能回,无限酸楚顿上心头,颇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味。此处精选意象,运用色彩明暗对比渲染了凄冷的意境,景中寓情(借景抒情),借人归雁下表达羁旅乡思之情。夜幕降临,人雁归宿反衬作者客居异乡的凄苦惆怅。

尾联“独夜”“听钟”“未眠”也处处点“夕”,处处写夜,写出乡思客愁之深。

韦应物诗风委婉含蓄,多借物抒情。在《夕次盱眙县》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很多意境。如“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在这一点上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如出一辙。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3年),时诗人出任滁州刺史。盱眙,县名,韦应物自长安赴滁州经过此地。

名家点评

  • 明代高棅《批点唐诗正声》:“白”字入妙,正见夕暗之态。
  • 余成教《石园诗话》:韦诗如“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有合于刘须溪所谓“诵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也。
  • 清代乔亿《剑溪说诗》卷上:淡然无意,而真率之气自不可掩。

猜你喜欢

芳树

南北朝 • 萧衍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

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

色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

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贺新郎·湖上有所赠

宋代 • 吴文英

湖上芙蓉早。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笑萝障、云屏亲到。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临涧水,弄清照。

著愁不尽宫眉小。听一声、相思曲里,赋情多少。红日阑干鸳鸯枕,那枉裙腰褪了。算谁识、垂杨秋袅。不是秦楼无缘分,点吴霜、羞带簪花帽。但殢酒,任天晓。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

宋代 • 黄庭坚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长歌续短歌

唐代 •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过杨村

宋代 •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蒲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韦应物
简介描述: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宣州司法参军韦銮之子。唐朝诗人、官员。

韦应物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韦应物很早就步入仕途,十五岁起就担任三卫郎为唐明皇效力。其性格仁义侠气,狂放潇洒。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流落蜀地,韦应物流落失职,开始用心地读书,后来进士及第,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的官职。贞元七年,罢官,后在苏州的诸佛寺闲居,直到终年。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其所作五、七绝清韵秀朗,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此外,韦应物偶亦作小词。今传有其所作十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十卷本《韦苏州集》。所作散文仅存一篇。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