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歌行

唐代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白话译文

有位年轻的和尚名叫怀素,他的草书可谓是天下独步。

其测笔墨池之大可飞出北溟之鱼,其笔锋之犀利已杀尽中山之兔。

八九月天气凉爽之时,堂上坐满了酒徒词客,都在观看怀素的书法表演。

堂前排着几箱子的麻纸和白绢,宣州石砚中也研好了闪着亮光的墨汁。

只见怀素醉后倚着交椅,不一会儿,几千张纸都被他的健笔一扫而光。

只见他笔下飘风骤雨飒飒而来,似落花飞雪茫茫而下。

纸写完了仍不停手,又站起来向着壁上大笔挥洒,一行数字个个都如斗大。

其书法犹如见神鬼一般,又好像是在龙飞凤舞巨蟒游走。

它们左盘右收疾如惊电,如同楚汉相争时的两军交战,龙争虎斗。

湖南七郡家家户户的屏障,似乎都被怀素的书法题遍了。

王逸少和张伯英这些古来大书家和怀素相比,简直是浪得其虚名。

当代草圣张颠已老死,不足为数,怀素的书法后出转师古人之意,不拘古人之形。

古来万事只贵自然天生,何必一定要等公孙大娘《浑脱舞》后,书法才有所长进?

词句注释

  1. 上人:和尚的尊称。怀素:姓钱,字藏真,唐代僧人,善草书,与张旭齐名,时号“张颠素狂”。怀素比李白小二三十岁,故李白称他为“少年上人”。
  2. 墨池:谓书法家洗砚涮笔之池。《法书要录》载:“弘农张芝善草书,改临学书,池水尽墨。”《太平寰宇记》:“墨池,王右军洗砚池也。”
  3. 中山兔:古时以兔毫制笔。中山,在今安徽宣城。《元和郡县志》载:中山在宣州水县东南十五里,出兔毫,为笔精妙。杀尽中山兔,谓怀素秃笔成冢,因制笔杀尽了中山之兔。
  4. 笺麻:唐代的纸,以五色染成,或用砑光,或用金银泥画花样来做成笺纸,纸以麻来作为材料,称为麻纸。绢素:丝织品的名称,即白绢。排数箱:谓写书法用纸之多。
  5. 宣州:唐属江南东道宣城郡,治所在今安徽宣城。
  6. 吾师:指怀素。师,对和尚的尊称。绳床:原称胡床,又称交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形似今之交椅,东汉时从域外传入中原一带。《风俗通》中有“灵帝好胡床”的记载。
  7. 怳怳: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8. 蹙:收缩。
  9. 湖南七郡:指长沙郡、衡阳郡、桂阳郡、零陵郡、连山郡、江华郡和邵阳郡,此七郡皆在洞庭湖之南,故曰“湖南”。
  10. 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被奉为“书圣”。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张伯英:张芝,字伯英,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善草书,有“草圣”之称。
  11. 张颠:即张旭,《旧唐书》载:吴郡张旭善写草书而且喜欢喝酒,每次醉后号呼狂走,索要毛笔挥洒写字,变化无穷,如有神功。时人称为“张颠”。
  12. 公孙大娘:盛唐时期舞蹈家,善舞剑器。浑脱舞:唐代舞名。长孙无忌以乌羊皮为浑脱毡帽,大家仿效,称赵公浑脱,后来演变为舞蹈。浑脱,指以全羊皮制成的物品。

作品赏析

此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的形态,如骤雨旋风,纵横恣肆,给人以龙腾虎跃、奔蛇走马的艺术享受。“草书天下称独步”,李白对怀素的书法评价极高。

诗歌开头两句直抒胸臆,作者坦率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按年龄说,怀素比李白小很多,他们不是一代人,李白属长辈,称怀素为“少年”,合乎情理。作者以长辈身份盛赞晚辈书法,说怀素的草书在当世书坛无人能比,这样的表达足够天真直率。三、四两句推究怀素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北溟鱼”的典故出于《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王羲之《笔经》记载:“诸郡毫惟中山兔肥而毫长可用。”李肇《唐国史补》说:怀素练习书法,“弃笔堆积埋於山下,号曰‘笔冢’。”“飞出北溟鱼”,状怀素墨池之大;“杀尽中山兔”,说怀素用功之勤,两者竭尽想象夸张之能事,若非李白,难以创造出如此奇特的意境。第五句至第八句,叙述怀素当众作书的场景,直白如说话。第九句至第十八句,正面描述怀素作草书的情景。九十两句先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总体感受。说怀素坐在绳床上,乘着酒兴,大笔如同扫帚一般,上下挥舞,一会儿就书写了数千张纸。这富有夸张色彩的诗句形象地显示出怀素草书酣畅流利,书写速度极快。接着八句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具体感受。怀素草书时而如疾风骤雨飒飒到来,令人震惊,时而如漫天飞雪,缓缓飘落,茫茫一片,急缓交替,富有飞动感。怀素站起身来,面向墙壁,挥笔书写,一行只几个字,字字大如斗,仿佛听到神惊鬼叫的声音,只见笔划字势如龙腾蛇行。左盘右蹙像长空闪电,那形状如同楚汉相争,攻取退守,犬牙交错的鏖战。这巧妙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怀素草书,俯仰进退,左顾右盼,急缓交替,千变万化的无穷魅力。

最后八句作者盛赞怀素草书的创新成就。这头两句诗说怀素草书将湖南七郡家家屏障书题遍,显然是夸张之词,无非是强调当地民众喜爱怀素的草书。接下来作者说,东晋书法家王逸少、东汉书法家张伯英擅长章草,以他们的章草跟怀素的狂草比,章草过时了,王逸少和张伯英都是浪得虚名。本朝吴郡张旭善草书,时人有“张颠素狂”的说法,但张旭已经死去,不在当世之数。《新唐书·文艺传》说,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而草书技艺大增。诗的最后两句说,自古以来,宝贵的是艺术家的天才与个性。这些都是天生的,不是向哪个人学来的。特别赞扬怀素不师古法而崇尚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张旭效法公孙大娘剑器浑脱舞是不同的。李白信仰道教,其“古来万事贵天生”的理念,跟道教提倡的“道法自然”是一脉相通的。

从诗的题材形式看,此诗以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形式写成。李白以诗歌著称于世,作诗近千首。一生最擅长以乐府歌行旧题作诗,而且以乐府旧题写诗成就最高。他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浓厚的民歌气息,具体表现为语言的直率自然。此诗以乐府歌行旧题体裁形式写成,恰巧与李白擅长相符。而诗中的“笺麻素绢排数厢”句,正体现了他率真的一面,对苏轼的“村气可掬”是一个很好的回应。

从诗的风格及表现手法看,此诗豪迈,格调飘逸,想象丰富,音节错综,语言奔放,在民歌体中融入了齐梁体的某些表现手法,而以李白自身独具的俊逸之气将它们统一在一起,典型地表现了诗人“清水出芙蓉”的特色,符合李白的诗风特征。李白作诗喜用夸张之句,此诗中“须臾扫尽数千张”“一行数字大如斗”与李白其它著名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诗的创作状态分析,此诗是在一种醉态中写成。诗中“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正是诗人醉态狂幻气质的表露。小小的墨池在诗人的醉眼里被幻化成苍茫的北海,书家狂书疾书的情景,似乎连中山兔都要杀完了。这种狂幻式的语言描写,与李白一生好酒、嗜酒、常在醉态之中“斗酒诗百篇”的状态有关。因此,这首诗的创作状况和李白大量写有酒的诗歌风格极其一致。

创作背景

后人对《草书歌行》是否系李白所作,一直存在争论。苏轼定为伪作,他在《东坡题跋》(丛书集成本)卷二“诸集伪谬”条中说:“近见曾子固编太白集,自谓颇获遗亡,而有赠怀素草书歌及笑矣乎数首,皆贯休以下词格。”后朱长文、陆游、王琦等人皆从之。而郭沫若力为之辩。其实,苏轼等人皆为臆断,并未有实据。黄锡珪说:“而校者不能删削,以无左验故。”据郭沫若考证:李白的《草书歌行》“当作于长流夜郎,遇赦放回,于乾元二年(759年)秋游零陵时所作”。

名家点评

  • 宋代诗论家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
  • 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比苏涣的那一首(《怀素上人草书歌》)要好得多。”

猜你喜欢

青丘子歌

明代 • 高启

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间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屩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谓是鲁迂儒、楚狂生。

青丘子闻之不介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但愁欻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天帝闻之怒,下遣白鹤迎。

不容在世作狡狯,复结飞佩还瑶京。

咸阳城东楼

唐代 •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庭前菊

唐代 • 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近现代 • 王国维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道间即事

宋代 •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李白
简介描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