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白沟河是宋辽交界的边塞之地,年年都有送迎辽国使臣的事情。
辽国人常常借口打猎亲侵扰边界,边界上的驻军却不知道点燃烽火发出警报。
边塞护卫着广阔的农业生产地区,幽燕两州韵蚕桑生产又占宿极重要的地位。
可是边界上的守将对此毫无所知,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当儿戏,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颇那样的良将,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作者了解到当时边境两边辽国人常来汉地侵扰而北宋军队却轻敌麻痹的情况;目睹了宋边疆一望万里,都是无险可守的农田,而辽国地区桑林密密遮蔽着河川原野的现状。这一强烈的反差给作者以很大震撼,诗中以南北边境地区的情况作对比,届时除了宋朝边防松懈、无险可守,而辽国则深不可测、暗伏杀机的严峻现实。
前四句写宋朝实行妥协、退让、苟安政策,划白沟为界,使白沟河河北尽成辽地,并且年年在这里迎送辽使;但辽方仍不断骚扰边境,而宋却放松戒备,不知报警。后四句发抒感慨,诗人先歌颂祖国包括幽燕之地在内的万里山河,接着借用史实,指责宋朝边将视边防如同儿戏,实际上也是批评轻视边防不用良将的宋朝统治者。最后两句“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总结全诗,揭示了山河残破、边塞失防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深刻有力,不仅在当时有现实意义,对后世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这首诗在写作上也很有特色。写实和议论,写实简明,议论独到;古今将领比较,形象鲜明,含意深远;结构上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十分严谨;用韵上以四句转韵,平仄韵相递,既转得自然,又使层次更加清晰。这些都值得读者留意。
五代后期,后晋创立者石敬瑭,在借用外力篡夺皇位时,竟不惜拜契丹(后改称辽)主为父,并奉献了燕云十六州土地。宋建国以后,太祖、太宗都很想把这块土地收回来,但经过几次交兵都没有达到目的。太宗感到力不能及,于是转而采取守势,逐步利用冀北平原的塘、泊、河、渠构筑了一条长达900里的白沟,作为防御辽兵南下的屏障。“澶渊之萌”以后成为法定的宋辽国界。当然,这样漫长的平原防御工事在战争中是起不了什么大作用的。辽使刘六符就曾经宣称:“一苇(船)可航,投箠(chuí垂,马鞭)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可逾(逾)矣。”(据《续资治通鉴》)到了王安石出使辽国的时候,塘、泊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可以徒步走过,守将庸懦,兵丁都是老弱病残,上下全都丧失警惕,更是没有什么边防可说了。幸好辽朝内乱不止,无力南下,白沟两岸总算没有大事发生。而北宋内政不修,国力衰弱,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早已化为泡影。王安石是一位力图富国强兵,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亲眼看到大片领土处在异国的统治之下,而边防又是如此的糟糕,能不忧心忡忡而发出深长的感慨。诗的最后两句尖锐批评守将无能,其实质是对朝廷的指责,因为根本原因在于朝廷队聊采取屈辱求和政策而不重视边防。他在此前一年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中就曾明确指出:“今乃以夫天下之重任,人主(皇帝)所当至慎之选,推而属之奸悍无赖,才行不足自托于乡里之人,此方今所以思思然(恐惧地)长抱边疆之忧。”他提出了一整套改革主张,但在仁宗、英宗两朝都没有引起重视,及到神宗即位,才开始实施他倡导的新法,可是受到朝廷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无法贯彻。神宗死后,新法全部废除,一场历史上有名的改革运动以失败告终。大宋王朝就再也强盛不起来了。
宋嘉祐四年(1059年,一说是公元1060年),王安石奉命出使辽国,来回经过白沟,有感而写了这首古体诗。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梦仙到,吹笙路杳,度巘云滑。溪谷冰绡未裂。金铺昼锁乍掣。见竹静、梅深春海阔。有新燕、帘底低说。念汉履无声跨鲸远,年年谢桥月。
曲折。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去绝。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睡红醉缬。还是催、寒食看花时节。
花下苍苔盛罗袜。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倩玉兔、别捣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飞晴雪。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