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酌淮河水

宋代戴复古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白话译文

有个来到濠州游历的旅行者,一次两次舀喝着淮河里的水。

据说江南的水多半带咸味,不如这里的水来得鲜又美。

春风吹皱绿波,使人感到一股中原特有旺盛的气息。

请你别舀取北岸的江水,那里边藏着多少英雄的眼泪。

词句注释

  1.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宋金对峙的界河。
  2. 濠(háo)梁:即濠州,今安徽凤阳县。
  3. 郁郁:浓厚的香气,旺盛的气息。
  4. 汲(jí):打水。
  5. 英雄:指当时在淮北继续对金抗战的人民群众。

作品赏析

南宋许多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写出了不少咏唱淮河的诗篇,借以抒发忧国之思和愤之情。诗人杨万里就曾这样写道:“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柔千方是远,中流以北是天涯。”戴复古这首诗,和杨诗一样,正如梅圣俞所说,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的佳作。

诗的前两句写客人游濠梁时的反常举动。濠梁在皖豫交界一带地方的淮河流域。游客到了此地,就像游子回到故乡;频频不断地畅饮淮河水,对此水表现了无限的深情。三、四两句写频酌的原因。当时南宋国都在临安,地处国家东南沿海地区,海水是咸的,不少井水也带咸味,这是实写,诗中的“多咸”,其内涵决不仅如此。南宋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对金人妥协退让,纳币称臣,以求编安一隅,过其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多少有爱国思想的有识之士,对他们都极为痛恨和憎恶,以至对他们所盘据的美丽的西子湖畔也反感起来。连饮水也觉得味道不好。五、六两句,则又进一步写出淮河水为什么会那样美。春风吹拂,绿波荡漾,这是从视觉上写淮河的美,更重要的是从淮河水里体味出了浓厚的中原民族精神。看到淮河水,就像看到了中原的大好河山;饮了淮河水,就像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最后两句以告戒语气出之,写得极为沉痛。淮河作为界河,中流以北,便属于金国掌管。多少爱国的志士仁人,抗击金兵的英雄豪杰,他们为祖国被践踏,被分割而啼血落泪,东流的淮河水,里边搀入了许多中原父老的珠泪,完全不忍心汲取饮入腹中。

前边已谈到,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蕴。从表面看,是一首山水诗。其实是借频酌淮河水来抒发诗人的爱国激情。诗中“有客”的“客”,可以把他看做就是诗人自己。另外,北宋诗人两首有名的七绝:“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种客,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与义《牡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即景抒情,离意深沉,含蓄蕴藉,寄托了诗人的惆怅、悲愤和无限感慨。而《频酌淮河水》的手法与上边的这两诗相似,从中人们可以看出南宋诗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共同特点。

名家点评

  • 当代作家池北偶《历代讽刺诗选萃》:“淮河是南宋与金人占领区的边界,淮河以北沦陷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这首咏淮河水的诗,际上是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致力于收复失地。”
  •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韩兆琦《 文史英华·诗卷》:“此诗透过对淮河水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淮北失地的怀恋,对北方人民抗金斗争的敬仰,以及对统治者妥协苟安、不图恢复的怨愤。淮河流域接近中原,那里的人民在不断进行抗金斗争,与当时偏安的东南各处,情况大不相同。诗以客酌淮水起,将东南之水与淮水做对比,以“中原气”暗示淮河流域以及中原人民的反抗斗争。末以“莫向北岸汲”作结,突转之中,暗示出统治者的苟安。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有“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损英雄泪”,反映了报国无门的悲哀,此用其意,则使人想到,有多少爱国英雄,对南宋望眼欲穿,泪洒江淮,丧身沙场,结句之中,令人感喟不已。”

猜你喜欢

游西山小记

明代 • 李流芳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跨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稳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

宋代 • 欧阳修

小院深深门掩亚。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欲近禁烟微雨罢,绿杨深处秋千挂。

傅粉狂游犹未舍。不念芳时。眉黛无人画。薄幸未归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红谢。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代 •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戴复古
简介描述: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

戴复古年少父母双亡,长听其父遗言以“诗遂无传”为忧,遂笃意于诗。从林宪、徐似道诸名士游,亦曾登陆游之门。一生未登仕途,自宁宗庆元年间即四处浪游,遍谒达官朝士,节帅名公,行踪遍及东吴、浙西、襄汉、北淮、南越,自谓“落魄江湖四十年”。嘉熙元年(1237年),归隐于南塘石屏山下,日与子侄辈吟咏酬和,卒年八十余。

戴复古创作甚丰,其作品在生前即已屡次结集刊行。嘉定中,赵汝谠选其诗130首为《石屏小集》。绍定中又经赵汝腾、王佖诸人删选,袁甫编为《石屏续集》。淳祐二年(1242年),有《石屏后集》刊印。诸集原本皆佚。弘治本《石屏诗集》10卷为现存最早的全集本,此外有《四部丛刊》影印本、《四库全书》本、《台州丛书》本。词有《宋六十名家词》本《石屏词》、双照楼《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本《石屏长短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