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吹笙曲

唐代李白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白话译文

仙人十五岁就爱吹笙,笙响如同昆丘的彩凤鸣叫。

也听说你会炼气餐金液,现如今又传说你马上要上长安朝拜皇上。

玉京长安有迢迢几千里路之遥,凤笙一去,何时能回?怕是难以再见。

绛唇一启,便是叹息,叹息你的离去,纤指一举,便奏出凄凉的离别琴调,充满惋惜。

此时惜别,那堪听闻离别之音;此地相看,那堪见此分别之颜。

不如来它一曲全真清吹,高歌仙曲,声响绿云。

绿云和着紫气一起飞向函谷关,寻仙访道应去河南的缑氏山。

你可别学那个很会吹笙的王子晋,一遇到神仙浮丘公就一去不还,我还想见你呢!

词句注释

  1. 仙人:本谓王子乔,即周灵王太子晋。
  2. “始闻炼气餐金液”二句:炼气,通过调息、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餐金液,《抱朴子·金丹》: “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也。”玉京,道家所谓天庭。王琦注:“《灵枢金景内经》:下离尘世,上界玉京。注云:玉京,无为之天也,三十二帝之都。”此代指唐之京都长安。二句所谓:开始闻说你在蒙山炼气功、服丹液,现如今在你又说要朝赴长安。
  3. 凤笙:喻指所送之人元丹丘。
  4. 讵堪闻:犹岂可闻或不可闻的意思。
  5. 此地:此指送别之地,喻指治城瑕丘。未忍分:即不忍分别。
  6. 重吟真曲和清吹:重吟,谓再行吟唱或歌吟。真曲,唐刘希夷《孤松篇》:“清泠有真曲,樵采无知音。”清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论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诗云:“如此深婉,乃为真曲耳。”清吹,此指清越的管乐,如笙、笛、萧之类。鲍照《拟行路难》诗:“不见栢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谢朓《鼓吹曲·送远曲》:“一为清吹激,潺湲伤别巾。”
  7. 绿云紫气向函关二句:绿云,《汉语大词典》一解:“绿色的云彩。多形容缭绕仙人之瑞云。紫气,星名,即紫气星,又名景星。追随木星在东方青龙位处,为祥瑞吉庆之星,故有“紫气东来”之美号。函关,即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南。《尹令内传》:“尹喜尝登楼,望东极有紫气西迈,曰:‘应圣人过京邑。’果见老子骑青牛来过。”缑氏山:《元和郡县志》河南道河南府缑氏县:“缑氏山,在县东南二十九里,王子晋得仙处。”此山在今河南偃师县境。《列仙传》卷上:“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绿云、紫气”皆喻指所送元丹丘,缑氏山、函谷关皆为元丹丘赴京必经之处,二句故谓。(据诗谓元丹丘“访道应寻缑氏山”、魏颢《李翰林集序》所云“(李白)与丹丘因持盈法师达”及《玉真公主朝谒谯郡真源宫受道王屋山仙人台灵坛祥应记》所载玉真公主和元丹丘之事迹可以推断:元丹丘这次自东蒙山西赴长安,开始当为应玉真公主所邀,至京以后,方由玉真公主荐之于玄宗,并非如王琦所言元丹丘由东蒙山直接“应诏入京”。)
  8. “莫学吹笙王子晋”二句:嘱元丹丘语,冀其对己长存顾念之意。

作品赏析

这是李白写给元丹丘的一首送别诗。《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作《凤吹笙曲》。《全唐诗》题下注云:“一作《凤笙篇送别》”。王琦注云:“此诗是送一道流应诏入京之作。所谓‘仙人十五爱吹笙’,正实指其人,非泛用古事。所谓‘朝天赴玉京’者,言其入京朝见,非谓其超升飘举。旧注以游仙诗拟之,失其旨矣。”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系此诗于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并谓:“此送一道流应诏(当为应玉真公主之邀)入京之作,其人当为元丹丘,其时约在本年岁末。”此说大致可从。此诗对仗工整,平仄合律,天然自成而又缠绵悱恻。

创作背景

李白15岁时开始游学道教。他在《感兴八首》中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丹。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他还十分赞赏这般年龄的古人学仙,在《凤吹笙曲》中说:“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这里的“向蓬阙”和“赴玉京”是李白对道教的心驰神往,是他对道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李白的这首诗是在他追求道教的至高境界途中,为友人写的一首送别诗,既道出了对友人的别离之前,也暗示自己对道教的最高境界的追求,最后一句更点出,那个吹笙的王子晋一遇到道教神仙就一去不复返了,说明了道教文化的高深莫测。

猜你喜欢

蝶恋花·和漱玉词

清代 • 王士祯

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忆共锦裯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红线毯

唐代 • 白居易

忧蚕桑之费也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东平赋

魏晋 • 阮籍

夫九州有方圆,九野有形势。区域高下,物有其制。开之则通,塞之则否;流之则行,壅之则止;崇之则成丘陵,污之则为薮泽。逶迤漫衍,绕以大壑。及至分之国邑,树之表物,四时仪其象,阴阳畅其气,傍通回荡,有刑有德。云升雷动,一叫一默。或由之安,乃用斯或。

若观夫隅隈之缺,幽荒之涂,沕漠之域,穷野之都。奇伟谲诡,不可胜图。乃有遍游之士,浩养之雅,凌惊飙,蹑浮霄;清浊俱逝,吉凶相招。是以伶伦游凤于昆仑之阳,邹子噏温于黍谷之阴,伯高登降于尚季之上,羡门逍遥于三山之岑。上遨玄圃,下游邓林。凤鸟自歌,翔鸾自舞。嘉谷蕃殖,匪我稷黍。

其阨陋则有横术之场,鹿豕之墟。匪修洁之攸丽,于秽累之所如。西则首仰阿甄,傍通戚蒲。桑间濮上,淫荒所庐。三晋纵横,郑卫纷敷。豪俊凌厉,徒属留居。是以强御横于户牖,怨毒奋于床隅。仍乡饮而作慝,岂待久而发诸?

厥土惟中,刘王是聚。高危临城,穷川带宇。叔氏婚族,实在其湄。背险向水,垢污多私。是以其州闾鄙邑,莫言或非。殪情戾虑,以殖厥资。其土田则原壤芜荒,树艺失时。畴亩不辟,荆棘不治。流潢余溏,洋溢靡之。东当三齐,西接邹鲁。长涂千里,受兹商旅。力田为率,师使以辅。骄仆纤邑,于焉斯处。川泽捷径,洞庭荆楚。遗风过焉,是径是宇。由而绍俗,靡则靡观。非夷罔式,导斯作残。是以其唱和矜势,背理向奸。向气逐利,罔畏惟愆。其居处壅翳蔽塞,窕邃弗章。倚以陵墓,带以曲房。是故居之则心昏,言之则志哀。悸罔徙易,靡所寤怀。其外有浊河萦其溏,清济荡其樊。其北有连冈,崺㠧崎巇,山陵崔巍,云电相干。长风振厉,萧条太原。其南则浮汶湛湛,行潦成池。深林茂树,蓊郁参差。群鸟翔天,百兽交驰。

虽黔首不淑兮,倘山泽之足弥。古哲人之微贵兮,好政教之有仪。彼玄真之所宝兮,乐寂寞之无知。咨闾阎之散感兮,因回风以扬声。瞻荒榛之芜秽兮,顾东山之葱青。甘丘里之旧言兮,发新诗以慰情。信严霜之未滋兮,岂丹木之再荣。《北门》悲于殷忧兮,《小弁》哀于独诚。鸥端一而慕仁兮,何淳朴之靡逞?彼羽仪之感志兮,矧伊人之匪灵。时敝悃以遥思兮,飙飘遥以欲归。钦丕游于陵颠兮,举斯群而竞飞。物修化而神乐兮,宁遐观之可追!乘松舟以载险兮,虽无维而自絷。骋骅骝于狭路兮,顾蹇驴而弗及。资章甫以游越兮,见犀光而先入。被文绣而贾戎兮,识旃裘之必袭。奉淳德之平和兮,孰斯邦之可集?将言归于美俗兮,请王子与俱游。漱玉液之滋怡兮,饮白水之清流。遂虚心而后已兮,又何怀乎患忧?

重曰:嘉年时之淑清兮,美春阳以肇夏。托思飙而载行兮,因形骸以成驾。遵间维而长驱兮,问迷罔于菀风。玄云兴而四周兮,寒雨沦而下降,忽一寤而丧轨兮,蹈空虚而遂征。扶摇蔽于合墟兮,咸池照乎增城。欣煌熠之朝显兮,喜太阳之炎精。冯虚舟以遑思兮,聊逍遥于清溟。谨玄真之谌训兮,想至人之有形。绣靡睹其纷错兮,虑弥远而度逼。并旋轸于畎浍兮,若空桑之可即。言淫衍而莫止兮,心绵绵而未息。集训诰以鉴戒兮,怅众诲之难测。神遥遥以抒归兮,畏双环之在侧。咨禽鸟之不群兮,悼悠悠之无极。感藜藿之易修兮,摄左右之相誉。惧从风而永去兮,托颛顼于鲋隅。虽琴瑟之毕存兮,岂声曲之复舒?虑遨游以觌奇兮,彼上腾其焉如?纷晻暧以乱错兮,漫浩漾而未静。理都缪而改据兮,竦端委而自整。制规矩以仪衡兮,占我龟以观省。眺兹舆之所彻兮,实斯近而匪远。岂三年之无问兮,将一往而九反。顾杲日之初开兮,驰曲陵而饰容。时零落之飘遥兮,诚枯菀之必从。释辽遥之阔度兮,习约结之常契。巡襄城之闲牧兮,诵纯一之遗誓。被风雨之沾濡兮,安敢轩翥而游署?窃悄悄之眷贞兮,泰恬淡而永世。岂淹留以为感兮?将易貌乎殊方。乃择高以登栖兮,永欣欣而乐康!

满江红·汉水东流

宋代 • 辛弃疾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李白
简介描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