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京乐·禁烟近

宋代周邦彦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白话译文

寒食节就要到来,一片暮春景色,到处花气浮动 ,到处花光闪烁,目光所及,手足所触,尽是繁花与绿叶相掩映,浮动的芳香借着清风扑面袭人,撩人情思。怎奈正身在羁旅,客行在外,不能邀友携伴享受春光,听任它在眼前虚度。放眼看如射箭飞出一样的平波浩渺无际,微风下日光流动,荡漾白出,吞吐黄云。一任江水滔滔向远处流去,夹带着我的无限柔情和万点相思的清泪。

流到淮水下游,经过当年和伊人相遇的绣阁之下,情意恳切地向她述说我春日在外零丁作客的情味。于人而言乃违期失约,在已来说很是失望痛心;而今远在天涯一角 ,唯有独对桃李之花而已。想而今,心爱的人满怀怨恨 ,和了笔墨,写满多少彩笺,以至于每日临水沉思,定照出愁容惨淡 。怎么样才能借助神鸟青鸾的帮助,飞回伊人身边,相对的定是被缠绵情思折磨得不堪憔悴的容颜。

词句注释

  1. 禁烟:也叫禁火,指寒食节。古时风俗,寒食节禁火三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既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2. 触处:到处,处处。宋黄庭坚《寄杜家父》诗:“红紫争春触处开”秀色:本用以形容妇女容色之美,语出陆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后也用以形容山川风景秀丽。如辛弃疾《临江仙·探梅》:“剩向青山餐秀色,为渠着句清新。”这里用第二义。料理:意为“逗引”。韩愈《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里布卫员外少室张道士》诗:“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3. 泥(nì):花时候:沉迷于春花烂漫的时节。泥,沉迷。
  4. 箭波:比喻水波疾流如同箭矢飞过。唐卢照邻《江中望月》诗:“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
  5. 漾日:日光在水波上摇荡。委:下垂。
  6. “中有”二句:化用晁元忠《西归》诗:“水从楼前来,中有美人泪。”和苏轼《永遇乐》词:“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7. 长淮底:指庐州。长淮,淮河。
  8. 当时楼下:指淮水流经的昔日欢会的住所。
  9. 乖期:违误了约会的期限。
  10. 自看桃李:独自赏春之意。这也是化用前人诗句,陈元龙注《片玉词》注曰:“《诗话》有诗:‘看他桃李树,却忆后人花’。”
  11. 恨墨盈笺:满纸都写着诉说仇恨的话。笺,写信或题诗的纸。
  12. 青鸾翼:传说中的神鸟,是西王母的信使(参见《山海经·大荒西经》及《汉武故事》)。唐朱昼《喜陈懿老示新制》诗:“将攀下风手,愿假青鸾翼。”自注:“予欲见诗人孟郊,故寄诚于此。”

作品赏析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 。”起笔三句写寒食节就要到来,一片暮春景色,到处花气浮动 ,到处花光闪烁,目光所及,手足所触,尽是繁花与绿叶相掩映,浮动的芳香借着清风扑面袭人,撩人情思。“禁烟”指寒食节,在农历清明的前一或二日;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故寒食亦称“禁火”或“禁烟”。

“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三句,由触处秀色引出赏花无心 ,遂一转而为对恋人之告语,以至于曲终 。伤春正所以怀人。第一句中“泥花”的“泥”字,在此有“泥泥”(nǐ)意,作濡湿讲;“泥花”就是花瓣纷纷沾衣随人的样子,也正是春日将暮的时候。怎奈正身在羁旅,客行在外,不能邀友携伴享受春光,听任它在眼前虚度。

“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 。”放眼看如射箭飞出一样的平波浩渺无际,一派河水,水急如箭,浩渺无际,竟至对顶长风,微风下日光流动,荡漾白出,吞吐黄云。以河水相思,其言外之意是,水流之急,如我归心似箭,水势之大 ,则如我相思无限。

“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一任江水滔滔向远处流去,夹带着我的无限柔情和万点相思的清泪。以上布局结构层次分明,几乎都是先写景、事,紧接着便抒慨写情。

“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乎是在叮咛流向远方的茫茫江水:流到淮水下游,经过当年和伊人相遇的绣阁之下,你一定要稍作停留,情意恳切地向她述说我春日在外零丁作客的情味。“ 箭波“之意象涌来,为激情之高潮。词人倾诉其流不尽的万点相思清泪注入滔滔箭波,奔流直到淮河里,直到当时与情人相会的河楼下 ,呜咽诉说,这一春来滞留异乡苦苦相思的滋味。

“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 。”词人嗟叹当年没有按时赴约误了相会的佳期,尽管泪水能流到情人身畔,而他自身毕竟淹留未归,这于人而言乃违期失约,在已来说又何尝不是失望痛心,此后便孤身只影奔走天涯,独自打发走桃李灿烂的春天。言外之意是 ,桃李烂漫 ,我自孤独 ,相形岂不愈苦。句中“桃李”常用来比喻容貌姣美,如曹子建《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但在这里可引申为灿烂的春天──美好的青春时期。

“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 。”想现在,楼中伊人和了笔墨,写满多少彩笺,已将含情带怨的话语写满绣笺,以至于每日临水沉思,定照出愁容惨淡 ,临水远盼从水中映出的面庞一定是愁态万种、别有一般妩媚风情。设想之切,正见得相知之深。“恨墨盈笺”指女子所作诗词 。

“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结笔二句 ,别具匠心,借助想象将急切地盼望重相聚会的恋情,作了进一步表露。高潮再起,想象更是奇外出奇:“安得身有青风双飞翼,直飞回你身边,教你也瞧瞧我已憔悴成什么模样 !”在此处意同“青鸟”,指神话中在王母身边司管传递信息的神鸟。言外之意是,彼此相思同样入骨,而伤心之余,也不无一份相互慰藉之意味。结笔想象虽奇,仍出自率朴之情语。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寒食节将要来临之即,为春日羁旅怀人之作。

名家点评

  •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曰:“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于无尽也。”

猜你喜欢

谒金门·空相忆

唐代 • 韦庄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留余庆

清代 • 曹雪芹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清代 • 纳兰性德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七律·忆重庆谈判

近现代 • 毛泽东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又答王庠书

宋代 • 苏轼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周邦彦
简介描述: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周邦彦自少性格疏散,但勤于读书。宋神宗时成为太学生,撰《汴都赋》,歌颂新法,受到神宗赏识,升任太学正。此后十余年间,在外漂流,历任庐州教授、溧水县令等职。宋哲宗亲政后,周邦彦回到开封,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宋徽宗时一度提举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后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在南京应天府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宣奉大夫。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其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近人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