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题君善祝发图

明代沈宜修

闷怀难表。西风弄,愁人踪迹颠倒。笑弃华发付凄凉,露泣芙蓉老。梦破柳烟胡蝶晓。沈吟掷镜寒云扫。世事总休休,但倩取幽窗月影,夜半留照。

憔悴,动处非狂,愁时易醉,画里人应知道。绕崖黄叶正纷纷,好共哀猿啸。落蕊楚江君莫恼。芳洲处处悲秋早。自有闲云飞伴,松月山空,桂丛烟渺。

白话译文

苦闷的心怀难以表达,偏偏西风捉弄人,愁闷的人心神错乱,必然踪迹颠倒。豁出去将满头白发,付之凄凉的一笑,像衰老的芙蓉,露水如泪珠滚掉。好比庄子化成蝴蝶,飞绕烟柳的梦刚醒,便久久地沉吟,然后将镜子一扔,把白发如寒云般扫掉。人间万事总要丢开,只请月光穿过幽静的窗,半夜里将愁闷的人照耀。

画中人是多么憔悴!心动时非要致狂,愁闷时容易醉酒,这些都是憔悴的原因,画里人应该知道。黄叶正绕着山崖纷纷飘落,秋风正好与哀猿一起长啸。花落楚江你不要烦恼,芳洲到处都是令人悲秋的草。自然有闲云飞来相伴,明月照松空山静寂,更有桂花丛里烟雾缥缈。

词句注释

  1. 华发:花白头发。
  2. 沈吟:深思。寒云:寒天的云。
  3.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悲秋:对萧瑟秋景而伤惑。
  4. 闲云:悠然飘浮的云。
  5. 松月:松间明月。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
  6. 桂丛: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的内容是作者的哥哥沈自继正要正削发出家。这是一个很少有人触及的题材,作者敢于此处落墨,足见其才识不凡。作者入手抓住一闷字大做文章,描写了君善因对现实失望而勘破世俗的经历。他满腹愁怨苦闷难以表达,在寒冷的西风下东奔西走,踪迹无定,衣食无着,揽镜自照,但见白雪满头,凄然一笑里,饱含无限辛酸,坎坷的人生,使他对前途丧失信心,感到人世间的一切,犹如幻梦破灭,展转反思。词中通过"沉吟"、"掷镜"两个动作的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他削发为僧经历的痛苦思想斗争,以及他最终割断尘缘的决绝。于是,抛弃一切尘念,如风卷残云般将头发剃净,万事皆休,一无所求。幽窗残月,独伴古佛青灯,长夜绵绵,万念俱灭。接着作者惋惜地评论了画中人之所以憔悴的原因,那是你因而心底躁动而产生的狂态,欲望不遂而借酒浇愁以至愁苦万端的结果啊。最后作者把眼光放在了画的背景,那一片凄凉秋景上,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摭取画面上有代表性的景物,将肃杀的秋天与凄惋的情怀融为一体,以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绕崖黄叶,哀猿啸鸣,落蕊楚江,芳洲秋草,构成了萧瑟悲凉的幽暗意境,暗示人生无处不存在苦恼,而遁入空门,反倒怡然自得。作者最后也是用画境表示了跳出尘世的快乐,与自在闲云为友,与青松明月为侣,伴寂寂空山,看桂香袅袅生烟,置身如此美境,乐而忘忧,还会再记挂凡尘的苦恼吗?

猜你喜欢

游青溪记

明代 • 袁中道

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唐代 •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朝天子·小娃琵琶

元代 • 乔吉

暖烘,醉客,逼匝的芳心动。雏莺声在小帘栊,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玉葱,翠峰,骄怯琵琶重。

清平乐·烟轻雨小

清代 • 纳兰性德

轻烟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沈宜修
简介描述:

沈宜修(1590年—1635年),字宛君,南直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沈璟侄女。中国明代词人。沈宜修生于书香世家,幼擅文翰,好吟咏。嫁与同邑叶绍袁为妻。

沈宜修有词集《鹂吹》2卷,存词190首,主要有感怀、闺情、咏物、送别、节序、悼亡几类,喜好效仿易安词,擅长用典,语言尖新,有林下风致。在众多词中,尤以书写闺情的词作最佳。著有《梅花诗》1卷、《香雪吟》1卷、《鹂吹》2卷附1卷,并辑有《伊人思》1卷。

沈宜修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