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题君善祝发图

明代沈宜修

闷怀难表。西风弄,愁人踪迹颠倒。笑弃华发付凄凉,露泣芙蓉老。梦破柳烟胡蝶晓。沈吟掷镜寒云扫。世事总休休,但倩取幽窗月影,夜半留照。

憔悴,动处非狂,愁时易醉,画里人应知道。绕崖黄叶正纷纷,好共哀猿啸。落蕊楚江君莫恼。芳洲处处悲秋早。自有闲云飞伴,松月山空,桂丛烟渺。

白话译文

苦闷的心怀难以表达,偏偏西风捉弄人,愁闷的人心神错乱,必然踪迹颠倒。豁出去将满头白发,付之凄凉的一笑,像衰老的芙蓉,露水如泪珠滚掉。好比庄子化成蝴蝶,飞绕烟柳的梦刚醒,便久久地沉吟,然后将镜子一扔,把白发如寒云般扫掉。人间万事总要丢开,只请月光穿过幽静的窗,半夜里将愁闷的人照耀。

画中人是多么憔悴!心动时非要致狂,愁闷时容易醉酒,这些都是憔悴的原因,画里人应该知道。黄叶正绕着山崖纷纷飘落,秋风正好与哀猿一起长啸。花落楚江你不要烦恼,芳洲到处都是令人悲秋的草。自然有闲云飞来相伴,明月照松空山静寂,更有桂花丛里烟雾缥缈。

词句注释

  1. 华发:花白头发。
  2. 沈吟:深思。寒云:寒天的云。
  3.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悲秋:对萧瑟秋景而伤惑。
  4. 闲云:悠然飘浮的云。
  5. 松月:松间明月。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
  6. 桂丛: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的内容是作者的哥哥沈自继正要正削发出家。这是一个很少有人触及的题材,作者敢于此处落墨,足见其才识不凡。作者入手抓住一闷字大做文章,描写了君善因对现实失望而勘破世俗的经历。他满腹愁怨苦闷难以表达,在寒冷的西风下东奔西走,踪迹无定,衣食无着,揽镜自照,但见白雪满头,凄然一笑里,饱含无限辛酸,坎坷的人生,使他对前途丧失信心,感到人世间的一切,犹如幻梦破灭,展转反思。词中通过"沉吟"、"掷镜"两个动作的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他削发为僧经历的痛苦思想斗争,以及他最终割断尘缘的决绝。于是,抛弃一切尘念,如风卷残云般将头发剃净,万事皆休,一无所求。幽窗残月,独伴古佛青灯,长夜绵绵,万念俱灭。接着作者惋惜地评论了画中人之所以憔悴的原因,那是你因而心底躁动而产生的狂态,欲望不遂而借酒浇愁以至愁苦万端的结果啊。最后作者把眼光放在了画的背景,那一片凄凉秋景上,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摭取画面上有代表性的景物,将肃杀的秋天与凄惋的情怀融为一体,以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绕崖黄叶,哀猿啸鸣,落蕊楚江,芳洲秋草,构成了萧瑟悲凉的幽暗意境,暗示人生无处不存在苦恼,而遁入空门,反倒怡然自得。作者最后也是用画境表示了跳出尘世的快乐,与自在闲云为友,与青松明月为侣,伴寂寂空山,看桂香袅袅生烟,置身如此美境,乐而忘忧,还会再记挂凡尘的苦恼吗?

猜你喜欢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长相思·山驿

宋代 • 万俟咏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馀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枯树赋

南北朝 • 庾信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

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南北朝 • 谢朓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四块玉·浔阳江

元代 • 马致远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沈宜修
简介描述:

沈宜修(1590年—1635年),字宛君,南直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沈璟侄女。中国明代词人。沈宜修生于书香世家,幼擅文翰,好吟咏。嫁与同邑叶绍袁为妻。

沈宜修有词集《鹂吹》2卷,存词190首,主要有感怀、闺情、咏物、送别、节序、悼亡几类,喜好效仿易安词,擅长用典,语言尖新,有林下风致。在众多词中,尤以书写闺情的词作最佳。著有《梅花诗》1卷、《香雪吟》1卷、《鹂吹》2卷附1卷,并辑有《伊人思》1卷。

沈宜修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