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歌

清代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白话译文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建功立名的事情忘不了!

古往今来的文臣武将如今都在哪里?只剩下一堆被荒草湮没的坟墓。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

一天到晚抱怨聚敛的还不够多,等到聚敛多的时候自己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那美貌的妻子忘不了!

你活着的时候她天天对你说如何恩爱,你一死她就立刻跟随了别人。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那儿孙后代忘不了!

自古以来痴心的父母不计其数,可是孝顺的子孙又有谁真看见了?

词句注释

  1. 好了:好好了结,好的收场。这里是讽刺嘲笑话。
  2. 神仙:是指道家中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3. 功名:封建社会中指科举称号(状元进士等)或官职名位。
  4. 将相:将军、宰相,泛指当官的人。
  5. 荒冢:荒坟。
  6. 没:埋没。
  7. 聚:积攒。
  8. 眼闭了:指死亡。
  9. 姣妻:娇美妻妾。姣,相貌美好。

作品赏析

这首诗,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可以说是曹雪芹看破红尘之作。这首《好了歌》有曹家自身败落的缩影,亦有警示世人不要为功名利禄再鱼死网破地去争斗,得放手时且放手之意,这也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衷。

而《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早年生活富足,晚年依靠岳丈生活,十分困窘。他经历这番生活磨难后,可谓大彻大悟了。跛足道人的一番念念有词,既是对士隐人生的总结,又是对士隐晚年的劝诫。全诗都是大白话,朗朗上口,每句都用“世人都晓神仙好”开头。跛足道人借神仙来寓意时下世风,接下来的释意,却与开头这句相反。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一种大彻大悟。

这首诗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来看。上半部分是说升官发财,意思是说,那些追求功名的人,被一堆荒草埋没了;那些追求财富的人,最后没有享受就死去了。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本真的。就算一无所有,无可遗憾的。下半部分是说人的伦理道德。意思是说,那些生前恩爱的娇妻,随后又成了别人的妻子;那些生前为了儿孙辛勤劳动的父母,到头来,有几个儿孙孝顺。

在这里,作者借跛足道人之口,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虽然有着消极的思想,但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红楼梦》里第一回出现的。当时,晚年落魄的甄士隐拄着拐杖,到街前来散散心,听一位跛足道人唱的。跛足道人对这首《好了歌》的诠释是:“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是好,须是了。”曹雪芹在此回中借跛足道人写《好了歌》是为隐射小说情节,借此表达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传递其对现实的愤怒和失望。

名家点评

  • 清代脂砚斋: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红楼梦脂评校录》)
  • 清代东观主人:醒世语,却以禅机出之,令人猛省。(《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
  • 清代姚燮:天下事无好而不了者,此言大有禅意。(《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
  • 当代作家李岁虎:《好了歌》从个体生命角度,感慨人生匆匆,变幻无常,看破红尘,是对的。孔圣人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古老命题,换成了“好了歌”的打油诗形式。(《红楼心经》)

猜你喜欢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五代 • 李存勖

薄罗衫子金泥凤,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

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古朗月行

唐代 •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

别后无非良夜永。如何向、名牵利役,归期未定。算伊心里,却冤成薄幸。

满江红·为问封姨

清代 • 纳兰性德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杏花

宋代 • 王安石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曹雪芹
简介描述:

曹雪芹(1715年~1763年)(一说1715年~1764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曹寅之孙。

曹雪芹少年时家居南京,后随家迁移北京。少年时代经历一段极为富贵豪华的生活。1727年,其父曹頫因事株连,以亏空款项等罪被革职、抄家,家族遂败落,随家移居北京。晚年住在北京西郊,举家食粥,更为艰难。为生活所迫,妻死子亡,穷困潦倒而死,年不及五十岁。

曹雪芹亦工诗善画,惜作品均已散佚,仅存题敦诚《白香山琵琶行》传奇的两句残诗:“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红楼梦》是曹雪芹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是曹雪芹以自身亲历亲闻的生活为基础,以“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方式,书写其人生阅历和感悟。深邃丰厚的内容、诗性的叙事、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感人肺腑的情节,使其具有永恒的魅力。“红学”也因这部名著而长盛不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