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酬李少府见赠

唐代孟浩然

养疾衡檐下,由来浩气真。

五行将禁火,十步任寻春。

致敬惟桑梓,邀欢即主人。

回看后凋色,青翠有松筠。

白话译文

我因病在屋里休养,但我的精神依然坚韧不拔。

根据五行的理论,现在是禁止用火的时期,但我仍然可以在十步之内寻找春天的气息。

朋友们就近随意踏青走游,也还惬意;并以农家自有之物招待,表示敬意,家宴间举饮甚欢。

当我回头看时,那些后凋的树木依然保持着青翠的颜色,就如同松树和竹子一样坚韧、长久。

词句注释

  1. 浩气:正大刚直之气。
  2. 禁火:禁止烟火。
  3. 邀欢:寻求欢乐。
  4. 松筠:松树和竹子。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朋友兼述志的诗。徐鹏先生将此诗系年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云“当与前诗(指《李少府与王九再来》)作于同一时期。”朋友李少府曾于寒食节前来访,并有赠诗:浩然也有回赠。也许是回赠未能尽意,因此再“重酬”一首。

首联先写自己养疾于陋室之家,但浩然之气从未泯灭,透露出一种“君子忧道不忧贫”精神。二、三两联回忆友人来访时的情景:适逢清明节前的寒食节,虽然禁火冷食,但朋友们就近随意踏青走游,也还惬意。并以农家自有之物招待,表示敬意,家宴间举饮甚欢,表现了朋友间不拘形式的真挚诚朴的友谊。末联借用典故,语意双关,一方面再次表述心志,要像松竹一样不畏严寒困窘,一方面暗指和朋友的友谊如松竹长青。诗的立意稳正,笔调含蓄,表现了一种闲雅气度。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 •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墨宝堂记

宋代 • 苏轼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野老歌

唐代 •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行香子·寓意

宋代 • 苏轼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入峡寄弟

唐代 • 孟浩然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孟浩然
简介描述: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