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一片片带着寒露的落花,悲啼着未能留住春天,一个柔发潇洒的年轻人,谁能够不怨恨别离?
但是如果只是关在房里一个人苦苦地做着幻梦,那么即便是光闪闪的宝钗又怎能不满身尘灰?
这首诗非以咏残花为主题,不过是借花残花起兴而已。
首句由暮春残花饮泣起兴,点明时令,渲染大好春光已经逝去的凄清气氛,次句紧承首句,写青年人在万花凋谢的暮春时节的伤时恨别的幽怨,春光易逝,难以留住,激超人的失落感。“谁非”强调此情此感的年青人之常情,谁也不例外,人人皆然,当然诗人自己也是如此。
时光易逝,青春盛年必须珍惜,面对暮春凋零景色满怀惆怅的年青人今后应该怎样,诗人对这个更为切实的现实问题深为忧愁,因为纵有凌云抱负,却无能展翅奋飞,只能独自空做幻梦,而长此下去,即便是再闪光的宝钗也会落满尘灰暗淡无光。这样的怨叹一方面见出诗人因时光消逝有志难申的苦闷,同时也强烈表现出诗人渴望早日实现理想有所作为的殷切心愿,“若但掩关劳独梦",应该明确是一种怨词,是怨恨时势不给人实现志向的机遇以至使人总是困居家门不得伸展空做幻梦,并非是批评一个人孤芳自赏,因为这样以宝钗空锁暗室为比况的寓意一般说来都是指的有才难逞,在古诗中是常见的,李商隐的情况正是如此,他绝不是自甘沉沦,愿意困居家门,但一直失遇,宝钗闲置,眼看要被埋没,自然愁闷怨叹,由此可见当时社会有才华青年的苦闷心态。
这首诗以首二字为题,亦属于“无题”之类,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可能是作者早年尚未中举之前的作品。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雕阴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
沉沉。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