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孙·春暮

宋代李清照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白话译文

在京城的暮春时节,在重重门庭、深深院落中,阶前绿草萋萋,黄昏的天空,看不见大雁的踪影。伫立楼上等候音讯,而音讯全无,心中幽恨绵绵不绝。

多情人当是多烦恼,想不思念心里却又难以割舍,倏忽间寒食节又到了。夜深人静,秋千空荡,巷陌寂寂,皎月初斜,洁白的梨花沉浸在银色的月光里。

词句注释

  1. 怨王孙:词牌名,有多体。据《词谱》,此调以秦观同名单调词为正体。此词为变格,双调五十三字。
  2. 帝里:犹帝乡、帝京,指皇帝住的地方,也就是京城。这里指东京汴梁。
  3. 远信:远方的书信、消息。
  4. 拚(pàn)舍:割舍,舍弃。
  5.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6. 梨花:此处为见梨花思远人之意。梨,谐音“离”。

作品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春暮时节的景物和描绘主人公对“远信”的痴想,刻画了少妇独处深闺的形象。爱人不在身边,闺中寂寞无聊,又正是红花衰败,“草绿阶前”的暮春时候,闺中少妇更提不起兴趣外出赏春游玩,只是深院重门紧闭,独对空闺,任凭离别的思绪纠缠环绕于心头。思念丈夫之情难却,盼人不归,登楼眺望也是无济于事。更何况天色已昏黑,连能够为人传送书信的大雁也看不见。所以,即使是将自己一腔的相思情怀写成书信,也无由寄达。词人自知“多情”无法“拚舍”,只得默默忍受。这时,闺房外面的秋千无人问津,周围静悄悄的,惟见明月升起,将银辉洒向梨花,也洒向大地。词人在闺楼里枯坐了一天,从白天到昏暮到皎月升起。闺阁思妇对丈夫感情之浓厚,思念之愁苦,于此可见。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为李清照婚后作于汴京,或与《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于同时,是在暮春时节,赵明诚出游不归,李清照幽居独处所作。

名家点评

  • 明·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二:(评“多情自是多沾惹”句)至情。
  • 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卷二:(眉批)以“多情”接“恨绵绵”,何组织之工!又:(评)此词可以“王孙不归兮,春草萋萋兮”参看。
  •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七:元词多以“也”字叶成妙句,殆祖此。(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卷二略同)
  •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一:贺词“多情多感”,犹少此“难拚舍”三字。又:元人乐府率以“也”字叶成妙句,殆祖此。(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卷二略同)
  •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皎月”“梨花”本是平平,得一“浸”字,妙绝千古,与“月明如水浸宫殿”同工。
  • 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卷十一:易安以词擅长,挥洒俊逸,亦能琢炼。最爱其“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极似唐人。

猜你喜欢

木兰花·掩朱扉

五代 • 毛熙震

掩朱扉,钩翠箔,满院莺声春寂寞。匀粉泪,恨檀郎,一去不归花又落。

对斜晖,临小阁,前事岂堪重想著。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

金缕曲·闻杜鹃

宋代 • 刘辰翁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

水调歌头·云山有宫阙

金朝 • 元好问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壁间得古仙词,同希颜、钦叔谱词中语,为之赋仙人词,今载于此:“梦入云山宫阙幽,鸑鷟同侣鸳凤流,桂月竟夜光不收。世俗扰扰成嚣湫,醉飞星驭鞭金虬,八仙浪迹追真游。龟玉笙蹄四十秋,摩霄注壑须人求,觅剑如或笑刻舟。阳燧非无鹿里俦,元鼎以来虚昆丘,东井徒劳冠带修。松餐竹饮度蜃楼,嵩顶坐笑垂直钩,只应惭愧刘幽州。”又题:知音者无惜留迹。

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何年鸑鷟同侣,清梦入真游。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坏壁涴风雨,醉墨失蛟虬。

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厌嚣湫。一笑拂衣去,嵩顶坐垂钩。

寓言

唐代 • 鱼玄机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

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

芙蓉月下鱼戏,䗖𬟽天边雀声。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夜望单飞雁诗

南北朝 • 萧纲

天河霜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李清照
简介描述: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