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合春帖子

宋代李清照

莫进黄金簟,新除玉局床。

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

白话译文

没有金箔编成的铺床席,也没有新的局脚床。

春风吹进宫廷照亮火炬,宫里不再使用沉香。

词句注释

  1. 春帖子:宋时,立春、端午二节,学士院均向宫中进献“帖子词”,剪贴于禁中门帐,供皇帝及后宫欣赏。靖康之难后,一度中止,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恢复。春帖子,即立春时进献的帖子词。
  2. 进:《古今女史》《历朝名媛诗词》作“是”;《绣水诗钞》作“其”。黄金簟(diàn):指用金箔编成的铺床席。簟,竹席。《南史·齐武帝纪》永明九年:“夏五月丙申,林邑国献金簟。”
  3. 局床:即局脚床。《神仙传·张道陵传》:“陵坐局脚玉床斗帐中。”局,通“曲”。
  4. 庭燎:《诗经·小雅·庭燎》毛传:“庭燎,大烛也。”郑笺:“建设大烛。”唐李商隐诗《隋宫守岁》:“沈香甲煎为庭燎。”
  5. 不复用沈(chén)香:隋炀帝奢侈,每逢除夕,在宫庭中焚沉香,明如白昼。不复用,不再用。指皇帝注意节俭。沈香,同“沉香”,一种香料。

作品赏析

这首帖子词,赞扬皇帝勤于治国,俭于治家,说他既谢绝进攀来的黄金簟,又命人撤去了玉局床,甚至连沉香也不点了。

帖子是应用文章,讲的是功能性;李清照写帖,字面上绝不流露半丁儿个人情绪,写得甚有分寸。然而在宫掖中燃烧沉香的意象所引发的遥远而气势高涨的历史联想,却隐约反映出内心对璀璨的过去的怀想。“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两句所显示的不止是当前禁中过春节的热闹,还远远地借隋唐盛景联想现状。唐太宗每年除夕皆摆放许多明亮的灯烛来装饰宫掖。一年,太宗问萧后如今帝皇之家过新年跟当日隋主相比怎样。萧后答太宗说:隋主是亡国之君,你是开国之主,怎可相比呢。她忆述隋主在除夕夜穷奢极侈的景象:殿前诸院设置数十座火山,用的全部都是沉香木根。一夜之间焚烧沉香有二百余乘,火光暗淡时便用甲煎催旺,迫使火焰高达数丈,所用的甲煎超过二百石。沉香和甲煎的香气,远达数十里以外。这是“不复用沈香”句中“沈香”的典故。李清照的帖子借用隋朝旧事颂扬宋高宗殿前大烛的光明和香气,比二百乘沉香和二百石甲煎燃烧起来的还要猛烈。

应制帖子旨在歌功颂德,难免粉饰太平。因此,当人们看到岳飞遇害的第二个春节,在李清照笔下出现赞美宫室昌盛和高宗勤政的“春风送庭燎”句子,不必大惊小怪。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李清照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时的作品,写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立春前夕,属于对皇帝歌功颂德的应酬之作,歌颂皇帝生活的节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建炎以来,进帖子事久废,绍兴十三年立春,学士院始进帖子词。一说此诗为李清照代人所作。

名家点评

  • 刘振鹏《李清照文集》:对宋高宗赵构一派美化阿谀之词。
  • 雒尘《半生流离半生爱》:帖子因应时节,用语吉祥合意,可见撰帖人的蕙质兰心。

猜你喜欢

跂乌词

唐代 • 柳宗元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

刷毛伸羽和且乐,尔独落魄今为何?

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

无乃饥啼走路旁,贪鲜攫肉人所伤?

翘肖独足下丛薄,口衔低枝始能越。

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

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

支离无趾犹自免,努力低飞逃后患。

樱桃花下

唐代 • 李商隐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明代 • 夏完淳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大酺

唐代 • 杜审言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日久属年丰。

石灰吟

明代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李清照
简介描述: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