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合春帖子

宋代李清照

莫进黄金簟,新除玉局床。

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

白话译文

没有金箔编成的铺床席,也没有新的局脚床。

春风吹进宫廷照亮火炬,宫里不再使用沉香。

词句注释

  1. 春帖子:宋时,立春、端午二节,学士院均向宫中进献“帖子词”,剪贴于禁中门帐,供皇帝及后宫欣赏。靖康之难后,一度中止,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恢复。春帖子,即立春时进献的帖子词。
  2. 进:《古今女史》《历朝名媛诗词》作“是”;《绣水诗钞》作“其”。黄金簟(diàn):指用金箔编成的铺床席。簟,竹席。《南史·齐武帝纪》永明九年:“夏五月丙申,林邑国献金簟。”
  3. 局床:即局脚床。《神仙传·张道陵传》:“陵坐局脚玉床斗帐中。”局,通“曲”。
  4. 庭燎:《诗经·小雅·庭燎》毛传:“庭燎,大烛也。”郑笺:“建设大烛。”唐李商隐诗《隋宫守岁》:“沈香甲煎为庭燎。”
  5. 不复用沈(chén)香:隋炀帝奢侈,每逢除夕,在宫庭中焚沉香,明如白昼。不复用,不再用。指皇帝注意节俭。沈香,同“沉香”,一种香料。

作品赏析

这首帖子词,赞扬皇帝勤于治国,俭于治家,说他既谢绝进攀来的黄金簟,又命人撤去了玉局床,甚至连沉香也不点了。

帖子是应用文章,讲的是功能性;李清照写帖,字面上绝不流露半丁儿个人情绪,写得甚有分寸。然而在宫掖中燃烧沉香的意象所引发的遥远而气势高涨的历史联想,却隐约反映出内心对璀璨的过去的怀想。“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两句所显示的不止是当前禁中过春节的热闹,还远远地借隋唐盛景联想现状。唐太宗每年除夕皆摆放许多明亮的灯烛来装饰宫掖。一年,太宗问萧后如今帝皇之家过新年跟当日隋主相比怎样。萧后答太宗说:隋主是亡国之君,你是开国之主,怎可相比呢。她忆述隋主在除夕夜穷奢极侈的景象:殿前诸院设置数十座火山,用的全部都是沉香木根。一夜之间焚烧沉香有二百余乘,火光暗淡时便用甲煎催旺,迫使火焰高达数丈,所用的甲煎超过二百石。沉香和甲煎的香气,远达数十里以外。这是“不复用沈香”句中“沈香”的典故。李清照的帖子借用隋朝旧事颂扬宋高宗殿前大烛的光明和香气,比二百乘沉香和二百石甲煎燃烧起来的还要猛烈。

应制帖子旨在歌功颂德,难免粉饰太平。因此,当人们看到岳飞遇害的第二个春节,在李清照笔下出现赞美宫室昌盛和高宗勤政的“春风送庭燎”句子,不必大惊小怪。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李清照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时的作品,写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立春前夕,属于对皇帝歌功颂德的应酬之作,歌颂皇帝生活的节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建炎以来,进帖子事久废,绍兴十三年立春,学士院始进帖子词。一说此诗为李清照代人所作。

名家点评

  • 刘振鹏《李清照文集》:对宋高宗赵构一派美化阿谀之词。
  • 雒尘《半生流离半生爱》:帖子因应时节,用语吉祥合意,可见撰帖人的蕙质兰心。

猜你喜欢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 •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石灰吟

明代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襄阳古乐府·上堵吟

宋代 • 苏轼

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空。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

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鳊鱼冷难捕。悠悠江上听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

庄氏二子字说

明代 • 归有光

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讷,富不如贫,贵不如贱。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一日节缩,十日而赢。衣不鲜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飧。

吴在东南隅,古之僻壤。泰伯、仲琅之至也,予始怪之,而后知圣人之用心也。彼以圣贤之德,神明之胄,目睹中原文物之盛,秘而弗施,乃和于俗。若入裸国而顾解其衣,以其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洎通上国,始失其故。奔溃放逸,莫之能止。文愈胜,伪愈滋,俗愈漓矣。

闻之长老言,洪武间,民不粱肉,闾阎无文采,女至笄而不饰,市不居异货,宴客者不兼味,室无高垣,茅舍邻比,强不暴弱。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几也?予少之时所闻所见,今又不知其几变也!大抵始于城市,而后及于郊外;始于衣冠之家,而后及于城市。人之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目睨视,啧啧叹不已。东邻之子食美食,西邻之子从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晏召,送往迎来,不问家之有无。曰:吾惧为人笑也。文之敝至于是乎?非独吾吴,天下犹是也。

庄氏居吾里中,独以朴素自好。务本力业,供役于县,为王家良民。德实自树立门户,而德诚赘王氏,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其可不深自爱惜,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求其所谓诚,而勿事于浮!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望也。

满江红·写怀

宋代 •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李清照
简介描述: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