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白话译文

一位老人独坐矶头上垂钓,湖面的桃花随着溪水缓缓流去。

竹竿随风轻轻摆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不知道哪一条鱼会上钩?

词句注释

  1. 矶头:指的是三面环江,一面连接江岸的地方;或指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
  2. 袅袅: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

作品赏析

戏题湖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以“老人”和“矶头”为画面主体,勾出一个超然物外、静享自然的形象;次句通过“桃花”与“流水”的意象,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后两句姿态悠闲,说不知是哪条鱼儿会咬钩。这首诗意境冲淡,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描绘出一幅湖畔垂钓的场景,具有宁静的美感。

猜你喜欢

水龙吟·白莲

宋代 • 张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湿金盘露。轻妆照水,纤裳玉立,飘飖似舞。几度消凝4,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容清润,凭娇待语。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贺新郎·西湖

宋代 •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东莱左传博议

宋代 • 吕祖谦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河传·翠深红浅

宋代 • 柳永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

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北禽

唐代 • 李商隐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

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常建
简介描述:

常建(708年-765年),字少府,唐代诗人,祖籍邢台(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病故,时年五十八。

破山寺即今虞山兴福禅寺,寺中米碑亭,铭刻了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书写的《常少府题破山寺诗》石碑

常建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