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裙腰·般涉调

宋代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白话译文

可惜那清冷的月光在夜晚照亮了云天,月光朦胧,映照着画有栏杆的景致。人间的情感即便能像长情的月亮一样持久,但仔细算算,一年又一年,月亮又能圆满几次呢?

我想把心中的思念写在树叶上,让它随着西江的流水飘去,可是它终究流不到我心中的那个五亭前。东边池塘里的荷花刚开始露出嫩绿的新叶,还小小的,像铜钱那么大。我不禁想问,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那荷叶才能长大,荷花才能盛开呢?

词句注释

  1. 霜蟾:月亮。
  2. 勾阑:同“勾栏”;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

作品赏析

《系裙腰·般涉调》是北宋词人张先创作的婉约词代表作,通过夜月、池荷等意象抒发人情易逝与相思之情。上片以朦胧月影起兴,借月相变化隐喻情缘难圆;下片运用"藕""莲"谐音双关,委婉表达相思期盼。全词采用"由景及情"叙事结构,展现了张先"造语工巧"的艺术特色,反映了北宋文人借自然意象抒怀的创作传统。

猜你喜欢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 • 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百字令·半堤花雨

宋代 • 褚生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宋代 •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

南北朝 • 阴铿

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张先
简介描述: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5]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天圣八年 (1030年),张先与欧阳修同榜进士。张先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任吴江知县。康定二年(1041年)为嘉禾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时,辟为通判。皇祐四年(1052年)张先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治平元年(1064年)张先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 并与一些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过着优游的生活。晚年与梅尧臣、欧阳修、赵抃、苏轼等交游酬唱,创作至老不衰。元丰元年(1078年),张先卒,年八十九。

张先自幼受家学薰陶,40岁时已有文名,曾为人写《归安县令戴公生祠记》。张先的词,就内容而言,多是反映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男女之情,词中的主角多为风尘女子。写长调“多用小令做法”(夏敬观手批《子野词》)。在宋初小令向长调过渡的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透露出了宋初词风转变的某些信息。张先著有《张子野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