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舞雪歌云

宋代张先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白话译文

舞姿如雪片纷飞,歌声似行云飘荡;她只淡淡梳妆,却匀称天然。一袭轻裙,仿佛用蓝溪的碧水深深染成。微醺的酒晕染上脸颊,粉面生春。更兼谈吐伶俐,性情温柔,精神俊朗。

江天辽阔,没有边际;她凌波微步,如今又在何方?只见月桥边,青柳下,那扇朱漆大门里曾闪过她的倩影。断断续续的钟声、呜咽的号角,又送走一个黄昏。怎奈我心底的事,眶中的泪,梦里的那个人,终究难忘。

词句注释

  1. 舞雪歌云:形容舞姿轻盈似雪花飞扬,歌声悠扬似白云飘流。
  2. 闲淡妆匀:指不施浓艳,只淡淡梳妆,却恰到好处。
  3. 蓝溪水:传说陕西蓝田有蓝溪,为唐人裴航遇仙处,后多借指男女幽会之地;此处泛指清碧的溪水。
  4. 深染轻裙:说轻薄的裙裾像被蓝溪之水层层浸染,颜色深秀。
  5. 凌波:本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状步履轻盈。
  6. 月桥:拱桥如半月,故称。
  7. 青柳朱门:绿柳与红门相映,指富贵人家或歌妓居所。
  8. 奈:怎奈、无奈。

作品赏析

《行香子·舞雪歌云》是宋代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以鲜活笔触勾勒女子的美好,从歌舞风姿、淡雅妆容到灵动谈吐与鲜活性情,尽显娇美灵动;下片骤转氛围,江空无畔、残钟送黄昏的凄清场景,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将对女子的赏慕悄然转为深切思念,末句“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直抒胸臆,把满腔怅惘与眷恋浓缩,情感跌宕间,道尽思念的绵长与怅然。

猜你喜欢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清代 • 纳兰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 •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天净沙·即事

元代 •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虎丘题壁

清代 • 陈恭尹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簏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

唐代 • 张志和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张先
简介描述: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5]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天圣八年 (1030年),张先与欧阳修同榜进士。张先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任吴江知县。康定二年(1041年)为嘉禾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时,辟为通判。皇祐四年(1052年)张先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治平元年(1064年)张先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 并与一些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过着优游的生活。晚年与梅尧臣、欧阳修、赵抃、苏轼等交游酬唱,创作至老不衰。元丰元年(1078年),张先卒,年八十九。

张先自幼受家学薰陶,40岁时已有文名,曾为人写《归安县令戴公生祠记》。张先的词,就内容而言,多是反映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男女之情,词中的主角多为风尘女子。写长调“多用小令做法”(夏敬观手批《子野词》)。在宋初小令向长调过渡的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透露出了宋初词风转变的某些信息。张先著有《张子野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