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唐代戴叔伦

紫禁迢迢宫漏鸣,夜深无语独含情。

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

尘暗玉阶綦迹断,香飘金屋篆烟清。

贞心一任蛾眉妒,买赋何须问马卿。

白话译文

紫禁城如此遥远,只有那宫中的更漏水滴滴落的声音;夜深人静,我独坐着心里满是愁绪。

镜中的容颜好似幻影无人欣赏,皇上就像那天上明月高不可攀只能于梦中听那车轮滚动的声音。

台阶无人打扫已积满薄尘,香烟袅袅在屋里飘荡显得那么冷清孤寂。

我心坚贞不屈,哪怕让他人的妒忌,要想写出《长门赋》那样哀绝的文章又何须用千金。

词句注释

  1. 迢迢:遥远。
  2. 羊车: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也指装饰精美的车子。
  3. 马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后人遂称之為马卿。

作品赏析

《宫词》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宫廷夜色,女子独自含情,无人倾诉,透出深深的孤独与哀愁;颔联说鸾镜映照出愁容满面的女子,梦中的车声则更加深了她的思念与渴望,表示帝王遥不可及;颈联暗示着曾经的繁华与热闹已逝,如今只剩下孤寂与冷清;尾联说女子坚守贞心,不为外界所动,她表示不需要通过买赋来博取君王的欢心,她的价值不在于此。这首诗情调凄清哀怨,表现出宫中女子的孤独、哀愁与坚贞,反映出古代宫廷女性的无奈与抗争,令人动容。

猜你喜欢

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宋代 • 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念奴娇·天丁震怒

金朝 • 完颜亮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雕赋

唐代 • 杜甫

当九秋之凄清,见一鹗之直上。以雄才为己任,横杀气而独往。梢梢劲翮,肃肃逸响;杳不可追,俊无留赏。彼何乡之性命,碎今日之指掌。伊鸷鸟之累百,敢同年而争长?此雕之大略也。

若乃虞人之所得也,必以气禀玄冥,阴乘甲子;河海荡潏,风云乱起;雪冱山阴,冰缠树死。迷向背于八极,绝飞走于万里。朝无所充肠,夕违其所止;颇愁呼而蹭蹬,信求食而依倚。用此时而椓杙,待弋者而纲纪;表狎羽而潜窥,顺雄姿之所拟。欻捷来于森木,固先系于利觜;解腾攫而竦神,开网罗而有喜。献禽之课,数备而已。

及乎闽隶受之也,则择其清质,列在周垣;挥拘挛之掣曳,挫豪梗之飞翻。识畋游之所使,登马上而孤骞。然后缀以珠饰,呈于至尊。抟风枪累,用壮旌门。乘舆或幸别馆、猎平原,寒芜空阔,霜仗喧繁。观其夹翠华而上下,卷毛血之崩奔;随意气而电落,引尘沙而昼昏。豁堵墙之荣观,弃功效而不论。斯亦足重也。

至如千年孽狐,三窟狡兔;恃古冢之荆棘,饱荒城之霜露。回惑我往来,趑趄我场圃。虽有青骹载角,白鼻如瓠;蹙奔蹄而俯临,飞迅翼而遐寓。而料全于果,见迫宁遽;屡揽之而颖脱,便有若于神助。是以哓哮其音,飒爽其虑;续下鞲而缭绕,尚投迹而容与。奋威逐北,施巧无据;方蹉跎而就擒,亦造次而难去。一奇卒获,百胜昭著。夙昔多端,萧条何处。斯又足称也。

尔其鸧鸹凫鶂之伦,莫益于物,空生此身。联拳拾穗,长大如人。肉多奚有,味乃不珍。轻鹰隼而自若,托鸿鹄而为邻。彼壮夫之慷慨,假强敌而逡巡。拉先鸣之异者,及将起而遄臻。忽隔天路,终辞水滨。宁掩群而尽取,且快意而惊新。此又一时之俊也。

夫其降精于金,立骨如铁;目通于脑,筋入于节。架轩楹之上,纯漆光芒;掣梁栋之间,寒风凛冽。虽趾蹻千变,林岭万穴;击丛薄之不开,突杈丫而皆折,此又有触邪之义也。

久而服勤,是可呀畏。必使乌攫之党,罢钞盗而潜飞;枭怪之群,想英灵而遽坠。岂比乎?虚陈其力,叨窃其位,等摩天而自安,与抢榆而无事者矣?

故不见其用也。则晨飞绝壑,暮起长汀;来虽自负,去若无形。置巢嶻嵲,养子青冥。倏尔年岁,茫然阙庭。莫试钩爪,空回斗星。众雏傥割鲜于金殿,此鸟已将老于岩扃。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宋代 • 晏几道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戴叔伦
简介描述: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唐代诗人。

戴叔伦年少聪明好学,从萧颖士学习文史,由萧氏奖掖而播声名。代宗元年(762年),刘晏表荐授秘书正字,大历初入刘晏盐铁转运使幕,任湖南转运留后。建中元年(780年),转任东阳县令,后入唐宗室李皋江西观察使幕掌书记。兴元元年(784年),任抚州刺史,贞元二年(786年),罹谤受讯,不久雪谤。贞元四年(788年),起为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兼容管经略使,后以病辞归,请为道士,卒于道。

戴叔伦的诗较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五言律、绝,如《江乡逢故人偶集》及五绝《三闾庙》《关山月》历来广为传诵。《女耕田行》《屯田词》描写了战争给农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摧残,而《兰溪棹歌》是借“棹歌”为名的一首山水诗。同时戴叔伦也关注诗学理论与创作实践,著有《诗论》,今已失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