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儿歌

唐代李贺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白话译文

骨玉石般硬朗,眉毛涂螺黛般黑亮,杜家小郎,生得真是男子汉的好模样。

仪态庄重神气沉静,将来定能成栋梁,像用秋水剪成的一双眼珠,晶莹闪光。

骑着竹马玩耍,绿尾枝叶乱蓬蓬摇晃,鸾鸟形的银坠儿耀眼,蹦跳在背心上。

东家女孩希望和他结为小夫妻,他嫣然一笑用手指在空中写了个“唐”字。

杜郎眼光远志向大,将来功业定辉煌,到那时,可别把我这姓李的作歌人忘!

词句注释

  1. 唐儿歌:《又玄集》作“《杜家唐儿歌》”。唐儿:杜黄裳之子,小名叫“唐儿”。杜黄裳夫人是唐朝的公主,所以儿子小名取作“唐儿”。
  2. 杜豳(bīn)公: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官为平章事,封邠(即豳字,唐玄宗改为邠)国公。
  3. 头玉:指玉一般的头骨。硗(qiāo)硗:坚硬貌。这里指头骨隆起。刷翠:涂抹上青绿色。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的矿物颜料)画眉,称眉为“翠黛”。这里是说唐儿眉毛乌黑,像涂画过螺黛一样。
  4. 杜郎:即唐儿。
  5. 骨重神寒:谓体态稳重,神气沉静。天庙器:皇帝祭天的庙堂中摆设的祭器,借指国家重用的人才。
  6. 瞳人:指眼珠。秋水:形容目光明澈。
  7.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子。梢梢:“竹枝披散之貌”。
  8. 银鸾:项圈下鸾鸟形的银坠子。睒(shǎn):闪。半臂:短袖或无袖衣。叶葱奇注谓:“即现在的背心。”这句说,唐儿一跳跃,银坠儿便一摆动,银鸾仿佛在背心上一跳一踏似的。
  9. 娇娘:娇美的姑娘。对值:对亲,配偶。
  10. 浓笑:大笑。书空:用手指在空中写画字形。语本《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以上两句:方扶南批注:“即晋人‘卿莫近禁脔’之意,言凡女非其偶也。”姚文燮集注:“浓笑句,状唐儿对东家娘含情不语,有许多自负神情,故知其眼大心雄也。”一说,谓东家娇娘希望选择唐儿作丈夫,故书空作“唐”字表意。见叶葱奇(李贺诗集)卷一疏注。
  11. 眼大心雄:眼光阔大,志向雄伟。知所以:谓预料他将来会有所成就。
  12. “莫忘”句:是说到你腾达之时,勿忘我这作歌人也是姓李的。唐朝皇室姓李,是杜郎的外祖家,这里有点攀亲相戏之意。

作品赏析

这是一篇应酬之作。这首诗浓墨重彩,多角度、多侧面赞誉一位儿童头角峥嵘、卓尔不群、抱负远大。首两句从面相上着笔,写唐儿额头丰隆,眉如苍翠,天生是位大丈夫。三、四句写骨相重,神气娴雅,双目清澈有光。前四句是静态描绘,五、六句通过骑竹马表现他的活泼可爱。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后四句是侧面描写:妩媚的小女孩竟然想和他成亲,然而不同凡响的是他在空中画“唐”字,足见其抱负。所以诗人预言他将来一定会有大作为,开玩笑地说:到时候别忘了我这个写赞歌的人也姓李。

这诗虽为奉承应酬之作,但写得却不呆滞死板,语句也洗炼生动,塑造的唐儿形象俊美聪明,活泼而又可爱,特别是“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二句,更加真切传神。李贺自己没有生育过孩子,所以特别喜欢“唐儿”,他带着爱心去描写眼前活泼天真的孩子,诗笔灵动,诗思活泼,真趣盎然,语言绚烂艳丽。诗人又通过艺术想象,作合理的推想,虚实结合,描写生动,艺术构思灵活精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贺在长安做奉礼郎的三年,即元和五至八年(810年-813年),再具体一些,应是李贺初入长安任奉礼郎时所作。杜黄裳为当朝宰相,李贺写过歌颂他的《沙路曲》,爱屋及乌,李贺写这首《唐儿歌》吟咏杜黄裳的儿子,有仕途求升迁的用意。

名家点评

  • 宋代吴正子、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艳语荡人(“浓笑书空作唐字”句下)。
  •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骨重神寒”四字,长吉自评其人其诗。幽情幽语(“东家娇娘”二句下)。
  • 清代丘象随《昌谷集句解定本》:“浓笑书空作唐字”,不独唐儿英俊,而东家亦可谓之娇女。
  • 清代姚文燮《昌谷集注》:头骨神明,岐嶷秀发,嬉戏丽饰,自非凡儿。浓笑句,状唐儿对东家娘含情不语,有许多自负神情,故知其眼大心雄也。然作歌之人心眼本亦如是。且加儆策,宜思早自建立,以报朝廷,莫忘身所自出。贺即唐诸王孙也。
  • 清代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骨重神寒天庙器”,此句传出清贵之品。凡寒字率薄福相,此偏用得厚重,盖对肠肥脑满之庸俗而得其神理。肃雍清庙,自须无一点尘埃气,“寒”字所以妙绝。

猜你喜欢

宿云际寺

唐代 • 温庭筠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除夕送次公子入京受县

宋代 • 杨万里

过眼光阴又岁穷,相看父子一尊同。

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烛影中。

汝趁暄和朝北阙,我扶衰病见东风。

弟兄努力思报国,放我沧浪作钓翁。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宋代 • 辛弃疾

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几许春风,朝薰暮染,为花忙损。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

拟倩流莺说与,记荣华、易消难整。人间得意,千红百紫,转头春尽。白发怜君,儒冠曾误,平生官冷。算风流未减,年年醉里,把花枝问。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清代 • 纳兰性德

问人生、头白京国,算来何事消得。不如罨画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人不识,且笑煮、鲈鱼趁著莼丝碧。无端酸鼻,向岐路消魂,征轮驿骑,断雁西风急。

英雄辈,事业东西南北。临风因甚泣。酬知有愿频挥手,零雨凄其此日。休太息,须信道、诸公衮衮皆虚掷。年来踪迹。有多少雄心,几翻恶梦,泪点霜华织。

李贺
简介描述: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