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流连太阳落山的景致,喜爱这寒泉的清清。
夕阳的余辉逐着水波闪烁,荡漾的流水如我游子的心情。
望着云和月唱起了歌子,歌声落了,又起了松声。
首二句交待时间、地点,表明心情。远方是落日暮景,故谓之“彼”,近处是清伶泉水,故谓之“此”。因已近黄昏,恐游难尽兴,故而“惜”,又因泉水清澄,尚可一慰情怀,故而“爱”。这里,诗人通过一彼一此,一惜一爱,将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贴切地揉合在一起,使得全诗开篇便妙。
“西辉逐流水”,将远景近景合而为一,构成一幅动荡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荡漾游子情”,是情寓景中,又是由景生情。落日的徐辉洒落在清湛无比而又潺潺流动的泉水之上,四围一片静寂,世间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神奇、美妙,当此之际,谁能不为之动情。而那一弯曲折起伏、奔流不息的流水,正象征着游子绵远深长而又难以为怀的情思。
这种难以为怀的情思确是令人无法把握的,它既真切可感,却又迷离朦胧,它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但又是浓烈的、深厚的。正是怀着这样的情思,诗人写下了“空歌望云月,曲尽一长松声”的优美诗句。“云月”,暗示了时间的变化,“长松”,增添了场景的幽深。遥望云月,高歌一曲,曲尽之后,唯闻松涛阵阵,在广袤的空间鸣响,这是幽邃、广远的境界。在这境界之中,包含着许多诗人的情怀。
这首诗虽仅短短六句,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景与情的极度融和、结尾的含蓄蕴藉自不必说,单以情来讲,就已令人体味不尽了。它有惜有爱,既略含游子的悲凉,又带有壮志难酬的感慨,这种多方面的包容性,大大扩展了诗作的外延,给人留下极极广阔的想象余地。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李白漫游来到南阳(今属河南),写下了这首纪游之作。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白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予与张平甫自南昌同游西山玉隆宫,止宿而返,盖乙卯三月十四日也。是日即平甫初度,因买酒茅舍,并坐古枫下。古枫,旌阳在时物也。旌阳尝以草屦悬其上,土人谓屦为屐,因名曰挂屐枫。苍山四围,平野尽绿,隔涧野花红白,照影可喜,使人采撷,以藤纠缠著枫上。少焉月出,大于黄金盆。逸兴横生,遂成痛饮,午夜乃寝。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
曾共君侯历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旌阳宅里疏疏磬。挂屩枫前草草杯。
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
钓竿何珊珊,鱼尾何蓰蓰。
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