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曾共君侯历聘来

宋代姜夔

予与张平甫自南昌同游西山玉隆宫,止宿而返,盖乙卯三月十四日也。是日即平甫初度,因买酒茅舍,并坐古枫下。古枫,旌阳在时物也。旌阳尝以草屦悬其上,土人谓屦为屐,因名曰挂屐枫。苍山四围,平野尽绿,隔涧野花红白,照影可喜,使人采撷,以藤纠缠著枫上。少焉月出,大于黄金盆。逸兴横生,遂成痛饮,午夜乃寝。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

曾共君侯历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旌阳宅里疏疏磬。挂屩枫前草草杯。

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白话译文

我和张平甫从南昌一同去游览了西山玉隆宫,在那里住了一晚就返回了,那天是乙卯年三月十四日。那天正好是张平甫的生日,所以我们就在茅屋里买了酒,一起坐在一棵古老的枫树下喝酒。这棵古枫,是当年旌阳真人还在世时的树。据说旌阳真人曾经把他的草鞋挂在树上,当地人把草鞋叫做屐,所以这棵树就被称为“挂屐枫”。四周是苍翠的山峦,平原上绿草如茵,隔着山涧的野花红白相间,影子倒映在水中,非常美丽,我们让人采了一些野花,用藤条缠在枫树上。不久,月亮升起来了,大得就像金色的盘子。我们兴致高涨,开始畅饮,直到半夜才睡觉。第二年,张平甫的生日,我们打算乘船去封禺的松竹间游玩,但想到去年的西山之行可能再也不会有了,我就写了这首歌来为他祝寿。

我们曾经一同出游,走过很多地方。去年的今天,我们踏着红、绿漫步。在旌阳真人的故居里,听到了稀疏的钟声,而在那棵旌阳真人挂过草鞋的古枫前,我们草草地举杯畅饮。

当时我们叫来酒,摘下了新鲜的青梅一起品尝。但是今年的公务繁忙,我们不能再像去年那样悠闲地徘徊。我提议不如直接搬到蓝田县去居住,让船头的人快点打鼓催行,让我们能尽快到达那里享受宁静快乐的生活。

词句注释

  1. 平甫:张鉴,字平甫,张俊之孙,张镃(功父)之弟。
  2. 乙卯: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
  3. 旌阳:指曾任旌阳令的许逊。
  4. 屦:麻、葛制成的草鞋。
  5. 少焉:不久,不一会儿。
  6. 封禺:封山、禺山的合称,在浙江湖州武康,相传禺山为禹十二代孙帝禺所居。此处代指湖州。
  7. 君侯:指张鉴。
  8. 历聘:多次游访。
  9.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以玉或石制成。
  10. 屩:草鞋。
  11. 煮酒:烫酒。
  12. 蓝田县:属今陕西,古代以出产美玉闻名,境内有蓝田山,因产美玉被称之为玉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与好友张鉴同游南昌西山玉隆观的纪游词。因游玩时正是张鉴生目,所以词中也暗带祝寿之意。词前小序写得楚楚有致,纪游、述古、写景、兴情,造语古雅而有韵致。开篇逆笔倒叙“去年今日”,故言“曾其”“历聘”。“旌阳”二句语气似过去时,可看作去年所历。“疏疏磬”切合宫观之乐的特点(非急管繁弦),“草草杯”实述山野饮食的简朴(“草草”不是马虎)。过片接到今年。三月青梅出,取其“煮酒”可以开胃,故成为风俗,晏殊有“青梅煮酒斗时新”,诗词中此类语句甚多。一个“呼”字,可见兴致之高,即序中“逸兴横生”表现之一。“官事莫徘徊”,因张鉴有职在身,所以勉励他进取有为,不必在山林江湖与仕途官守之间徘徊不定。结拍以蓝田代张鉴在封禺的别墅,并暗以食玉长生的古典为张鉴祝寿--此夏承焘等言之甚详。纪游抒怀,此词平平无奇;但作为与好友生日同游的祝寿词,却有道家老祖“大音希声”不言而喻的风格。以记共游兼带祝寿,看来是写寿词比较高明的办法,《阮郎归》二首也是这种写法。

夏承焘、吴无闻《姜白石词校注》:此词寿张平甫初度。全首以记游占绝大篇幅,而差无祝寿俗套。所用两个典故:一个是许真君逊,他合家成仙,仙人是长生不老的。另一个是蓝田山,杜甫《去矣行》:“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蓝田山产美玉,古人有炼玉法,李白诗:“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有餐玉法,认为“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见《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供食玉”句注。《后魏书》载,李预居长安,羡古人餐玉之法,“乃采访蓝田,掘得若环壁杂器者,大小百余……预乃椎七十枚为屑食之。”综此两典,其隐寓祝愿平甫长寿之意甚明。

创作背景

此词是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姜夔和张鉴游冶南昌西山所写的一首记游词。当年三月十四这天正是张鉴的生日,因此此词在记游的同时,也寄寓了祝愿友人长寿之意。

猜你喜欢

虎丘记

明代 • 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论梁元帝读书

明代 • 王夫之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之区区者乎。

呜呼!岂徒元帝之不仁,而读书止以导淫哉?宋末胡元之世,名为儒者,与闻格物之正训,而不念格之也将以何为。数《五经》《语》《孟》文字之多少而总记之,辨章句合离呼应之形声而比拟之,饱食终日,以役役于无益之较订,而发为文章,侈筋脉排偶以为工,于身心何与耶?于伦物何与耶?于政教何与耶?自以为密而傲人之疏,自以为专而傲人之散,自以为勤而傲人之惰。若此者,非色取不疑之不仁、好行小慧之不知哉?其穷也,以教而锢人之子弟;其达也,以执而误人之国家;则亦与元帝之兵临城下而讲《老子》,黄潜善之虏骑渡江而参圆悟者,奚别哉?抑与萧宝卷、陈叔宝之酣歌恒舞,白刃垂头而不觉者,又奚别哉?故程子斥谢上蔡之玩物丧志,有所玩者,未有不丧者也。梁元、隋炀、陈后主、宋徽宗皆读书者也,宋末胡元之小儒亦读书者也,其迷均也。

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浮屠氏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乃为良知之说,迷于其所谓良知,以刻画而仿佛者,其害尤烈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下此而如太子弘之读《春秋》而不忍卒读者鲜矣,下此而如穆姜之于《易》,能自反而知愧者鲜矣。不规其大,不研其精,不审其时,且有如汉儒之以《公羊》废大伦,王莽之以讥二名待匈奴,王安石以国服赋青苗者,经且为蠹。而史尤勿论已。读汉高之诛韩、彭而乱萌消,则杀亲贤者益其忮毒;读光武之易太子而国本定,则丧元良者启其偏私;读张良之辟谷以全身,则炉火彼家之术进;读丙吉之杀人而不问,则怠荒废事之陋成。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

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慧,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别中都明府兄

唐代 • 李白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宋代 • 吴文英

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柑手。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

吴天雁晓云飞后,百感情怀顿疏⑾酒。彩扇何时翻翠袖,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花瘦。

眉妩·戏张仲远

宋代 • 姜夔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姜夔
简介描述:

姜夔(约1155年—约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一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另一说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杭州西湖,卒葬西马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