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与张平甫自南昌同游西山玉隆宫,止宿而返,盖乙卯三月十四日也。是日即平甫初度,因买酒茅舍,并坐古枫下。古枫,旌阳在时物也。旌阳尝以草屦悬其上,土人谓屦为屐,因名曰挂屐枫。苍山四围,平野尽绿,隔涧野花红白,照影可喜,使人采撷,以藤纠缠著枫上。少焉月出,大于黄金盆。逸兴横生,遂成痛饮,午夜乃寝。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
曾共君侯历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旌阳宅里疏疏磬。挂屩枫前草草杯。
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我和张平甫从南昌一同去游览了西山玉隆宫,在那里住了一晚就返回了,那天是乙卯年三月十四日。那天正好是张平甫的生日,所以我们就在茅屋里买了酒,一起坐在一棵古老的枫树下喝酒。这棵古枫,是当年旌阳真人还在世时的树。据说旌阳真人曾经把他的草鞋挂在树上,当地人把草鞋叫做屐,所以这棵树就被称为“挂屐枫”。四周是苍翠的山峦,平原上绿草如茵,隔着山涧的野花红白相间,影子倒映在水中,非常美丽,我们让人采了一些野花,用藤条缠在枫树上。不久,月亮升起来了,大得就像金色的盘子。我们兴致高涨,开始畅饮,直到半夜才睡觉。第二年,张平甫的生日,我们打算乘船去封禺的松竹间游玩,但想到去年的西山之行可能再也不会有了,我就写了这首歌来为他祝寿。
我们曾经一同出游,走过很多地方。去年的今天,我们踏着红、绿漫步。在旌阳真人的故居里,听到了稀疏的钟声,而在那棵旌阳真人挂过草鞋的古枫前,我们草草地举杯畅饮。
当时我们叫来酒,摘下了新鲜的青梅一起品尝。但是今年的公务繁忙,我们不能再像去年那样悠闲地徘徊。我提议不如直接搬到蓝田县去居住,让船头的人快点打鼓催行,让我们能尽快到达那里享受宁静快乐的生活。
这是一首与好友张鉴同游南昌西山玉隆观的纪游词。因游玩时正是张鉴生目,所以词中也暗带祝寿之意。词前小序写得楚楚有致,纪游、述古、写景、兴情,造语古雅而有韵致。开篇逆笔倒叙“去年今日”,故言“曾其”“历聘”。“旌阳”二句语气似过去时,可看作去年所历。“疏疏磬”切合宫观之乐的特点(非急管繁弦),“草草杯”实述山野饮食的简朴(“草草”不是马虎)。过片接到今年。三月青梅出,取其“煮酒”可以开胃,故成为风俗,晏殊有“青梅煮酒斗时新”,诗词中此类语句甚多。一个“呼”字,可见兴致之高,即序中“逸兴横生”表现之一。“官事莫徘徊”,因张鉴有职在身,所以勉励他进取有为,不必在山林江湖与仕途官守之间徘徊不定。结拍以蓝田代张鉴在封禺的别墅,并暗以食玉长生的古典为张鉴祝寿--此夏承焘等言之甚详。纪游抒怀,此词平平无奇;但作为与好友生日同游的祝寿词,却有道家老祖“大音希声”不言而喻的风格。以记共游兼带祝寿,看来是写寿词比较高明的办法,《阮郎归》二首也是这种写法。
夏承焘、吴无闻《姜白石词校注》:此词寿张平甫初度。全首以记游占绝大篇幅,而差无祝寿俗套。所用两个典故:一个是许真君逊,他合家成仙,仙人是长生不老的。另一个是蓝田山,杜甫《去矣行》:“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蓝田山产美玉,古人有炼玉法,李白诗:“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有餐玉法,认为“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见《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供食玉”句注。《后魏书》载,李预居长安,羡古人餐玉之法,“乃采访蓝田,掘得若环壁杂器者,大小百余……预乃椎七十枚为屑食之。”综此两典,其隐寓祝愿平甫长寿之意甚明。
此词是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姜夔和张鉴游冶南昌西山所写的一首记游词。当年三月十四这天正是张鉴的生日,因此此词在记游的同时,也寄寓了祝愿友人长寿之意。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晴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