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布打狗

先秦列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白话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时是白色的而回来就变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以此而感到奇怪呢?”

词句注释

  1.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
  2. 曰:名叫。
  3. 衣(yì):穿。
  4. 雨(yù):下雨。
  5. 素:白色的。
  6. 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 缁(zī):黑色。
  8. 反:同“返”返回。
  9. 知:了解,知道。
  10. 而:连词,表修饰,无义。
  11. 吠:(狗)大叫。
  12. 怒:生气,愤怒。
  13. 将:打算。
  14. 扑:打、敲。
  15. 子 :你。
  16. 犹是:像这样。
  17. 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 使:假使,假若。
  19. 岂:怎么。
  20. 无:同“毋”,不,不要。
  21. 怪:以……怪。
  22. 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作品赏析

《杨布打狗》是战国早期郑国思想家列御寇所著的寓言,收录于道家学派著作《列子·说符》中。该文以杨朱、杨布兄弟为人物原型,通过日常生活场景阐发哲理。

文中讲述杨布因雨天更换黑衣归家,其家犬未能辨识而吠叫,杨布欲责打犬时,兄长杨朱以“若狗白往黑归,人亦惊怪”劝诫。故事借人犬误解揭示遇事应反思自身而非归咎于外的道理,强调换位思考与客观判断的重要性,体现道家“循名责实”的处世智慧。寓言以浅显叙事追问本质,凸显《列子》通过现象阐释哲理的特色。

猜你喜欢

答秦太虚书

宋代 • 苏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此书到日,恐已不及,然亦不须用冬至也。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如我辈亦不劳逼也。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想喻此意也。

公择近过此,相聚数日,说太虚不离口。莘老未尝得书,知未暇通问。程公辟须其子履中哀词,轼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但得罪以来,不复作文字,自持颇严,若复一作,则决坏藩墙,今后仍复衮衮多言矣。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桔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但纸尽耳。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子骏固吾所畏,其子亦可喜,曾与相见否?此中有黄冈少府张舜臣者,其兄尧臣,皆云与太虚相熟。儿子每蒙批问,适会葬老乳母,今勾当作坟,未暇拜书。晚岁苦寒,惟万万自重。李端叔一书,托为达之。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

别范安成

南北朝 • 沈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赠外孙

宋代 • 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 •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列子
简介描述: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云。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约与郑繻公同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有《列子》八卷,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列子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