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绕新村,青城临绮门。
范雎新入相,穰侯始出蕃。
上林催猎响,河桥争渡喧。
窜雉飞横涧,藏狐入断原。
将军高宴晚,来过青竹园。
《同州还诗》是南北朝文学家庾信于公元579年九月创作的五言古诗,结合北周宣帝同州之行的政治背景写成。时值周宣帝削弱宗室权力、任用杨坚,诗人借古喻今反映朝局变动。
全诗通过描绘皇家仪仗、狩猎场景及历史典故隐喻政局危机。“范雎新入相,穰侯始出蕃”借用《史记》秦昭王削权旧事,暗指当朝权力更迭。末句“窜雉飞横涧,藏狐入断原”以动物避祸意象,投射诗人作为“羁旅之臣”的忧思。作品融合南朝诗歌技巧与北方刚健文风,运用隐微典故折射南北交融背景下文人的复杂心境,诗中“赤岸绕新村”“青城临绮门”等意象展现出同州景致与隐逸情致。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何吾人之介特,去朋匹而无俦。出靡时以娱志,入无乐以销忧。何岁月之若骛,复民生之无常。感阳春之发节,聊轻驾而远翔。登高丘以延企,时薄暮而起雨。仰归云以载奔,遇兰蕙之长圃。冀芬芳之可服,结春衡以延伫。入虚廊之闲馆,步生风之高庑。疏密迩之修除,即蔽景之玄宇。翡翠翔于南枝,玄鹤鸣于北野。青鱼跃于东沼,白鸟戏于西渚。遂乃背通谷,对绿波,藉文茵,翳春华。丹毂更驰,羽骑相过。愬寒风以开襟,愿同衾于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