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赠名姬玉莲

元代徐再思

荆山一片玲珑。分付冯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琼衣露重,粉面冰融。知造化私加密宠,为风流洗尽娇红。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太华朝云,太液秋风。

白话译文

你就像荆山的一块美玉,被水神从水波中捧出。你的肌肤像洁白的羽毛,散发出清凉的馨香;你那美丽的衣裳仿佛缀满了露点闪闪发光; 你那涂着脂粉的面庞,像正在融化的冰雪一样。我知道是造物主私下里对你暗加宠爱,为了让你风流无限,把你清洗得如此娇美。月亮照在荷花丛里,你靠在窗边。你让我想起华山上清晨里的云彩,太液池中缓缓吹过的秋风。

词句注释

  1. 蟾宫曲: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的10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或单用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
  2. 荆山:在湖北南漳县西,以产玉著称,名闻天下的“和氏璧”即产于此。
  3. 冯夷【féng yí】:水神。
  4. 太华:即五岳之一的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南。华山以山顶池生千叶莲花得名,又峰顶若莲形,称“玉井莲”。
  5. 太液:皇家宫苑内的池沼。《开元天宝遗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白居易《长恨歌》:“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即荷花,亦属莲。

作品赏析

这支小令是在受赠对象的芳名上作文章。首句切“玉”字,“荆山”“玲珑”都是玉的名称,“玲珑”还有表现美玉形象的意味。三句括出“冯夷” “波中”,为“玉”过渡到“莲”作准备,以下就几乎句句述莲了。“白羽”化用了杜诗,杜甫在《赠已上人》中有“江莲摇白羽”的句子。“白羽” “琼衣” “粉面”,无一不是对白莲花花姿的生动比喻,在诗人心目中,“玉莲”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洁白的。“洗尽娇红”“月对芙蓉”,将”玉莲”之白发挥得淋漓尽致。

末两句则直接扣合“五莲”或“白莲”,足见作者的巧思。然而,作品并非单纯地卖弄游戏技巧,而是尽力以玉莲花的粹美来比喻人物,表达了对张玉莲清雅脱俗、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的赞美。如“ 为风流洗尽娇红” “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就明显地含有张玉莲身处青楼而守身自好的寓意。又如“太华朝云”,“太液秋风”,在影射人名的同时,借助仙家和皇家景物的意象,映示了玉莲的清逸和优雅。全曲造语婉丽,对仗工整,怜香惜玉之情溢于言表。

创作背景

张玉莲,元至正年间江南名姬,她通音律,能丝竹,善唱歌,解风情,因此来往其门的都是贵胄公子。她也喜欢款待公卿士夫,挥金如土,毫不吝啬。徐再思是嘉兴人,又曾任嘉兴路吏,与张玉莲有来往和作曲应和,为向美女杂剧献殷勤,徐再思曾作《蟾宫曲·赠名姬玉莲》小令赠之。

名家点评

  • 清代诗词曲作家吴梅:正镂心刻骨之作,直开玉茗(汤显祖)、粲花(吴炳)一派矣。(《顾曲廛谈》)

猜你喜欢

书端州郡斋壁

宋代 •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月蛾星眼笑微嚬,柳妖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水纹簟映青纱帐,雾罩秋波上。一枝娇卧醉芙蓉,良宵不得与君同,恨忡忡。

哭刘司户蕡

唐代 • 李商隐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普明寺见梅

宋代 • 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古松

宋代 • 王安石

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徐再思
简介描述:

徐再思(约1280年-1330年),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

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