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梁州]挽玉手留连锦英,据胡床指点银瓶。素娥不嫁伤孤另。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卿?东坡才调,西子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诗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下风生。可憎,有情,捧红牙合和伊州令。万籁寂,四山静,幽咽泉流水下声。鹤怨猿惊。
[尾]岩阿禅窟鸣金罄,波底龙宫漾水精。夜气清,酒力醒,宝篆销,玉漏鸣。笑归来仿佛二更,煞强似踏雪寻梅霸桥冷。
[一枝花]长空铺满晚霞,远水如秋镜澄明,花似美人羞红面,山若佛陀青螺髻。鲜活的屏风画卷,松径云冷翠色凝,恰如含笑的眉黛横卧。只需带着旖旎花香同游,何必去写那寒梅瘦影的孤清?
[梁州]挽纤手同赏锦绣花丛,倚胡床笑指酒瓶倾。月宫仙子未嫁独守凄清,遥想当年苏小小,何处觅那声声唤“卿卿”?东坡的才情,西子的婀娜,本相宜成就千古盛名。你我二人悄然漫游此境,六一泉畔诗篇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尖起清风。可叹这撩人景致,脉脉柔情,执红牙板轻唱《伊州令》。万籁俱寂,群山静谧,唯闻泉流幽咽如私语,却惊得鹤唳猿啼声声应。
[尾]山寺禅窟金磬鸣,波底龙宫水晶莹。夜气沁凉,酒意渐醒,篆香燃尽,玉漏声声。笑归来约莫二更天,远胜过灞桥踏雪寻梅的苦寒清冷!
这套曲子语言色彩绚丽,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作品表现了作者闲情自适、逍遥自在的精神乐趣,凸显了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爱生活的心灵世界。
【一枝花】开始便描绘了一幅渔舟唱晚、夜归故乡的美景:天边的太阳即将沉没在湖中央,阳光照射在荡起层层涟漪的湖面上波光粼粼。湖边的红花也如恋人稚嫩的脸颊般红彤彤,远处的青山熠熠生辉,恋人浓密的眉毛、娇柔的面庞让“我”顿生爱怜。作者一开始便把“我”同恋人共同泛舟湖面的场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我”内心的兴奋和恋人温柔可人的样貌与这美不胜收的景色交相呼应,给读者一种“人在画中游”之感。【梁州】则详细描述了作者与恋人携手归乡的情景。作者挽着恋人的玉手欣赏开得正艳的花朵,双方把酒欢饮,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其中的欢乐怎能与他人道也?接着作者借用三个历史人物嫦娥、苏小小、苏轼的典故。传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奔往月宫,成为月中仙子;南宋之际的青楼名妓苏小小,与阮郁缠绵悱恻;苏轼更是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名句。作者借用古人的事或诗,无非是希望表达恋人美丽的容貌、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以及自己愉快的心情。接下来作者指出“吾二人此地私行”之事:六一亭上把酒吟诗,夜晚趁着月色赏花看景,恋人玉手抚琴等等。在这样迷人的场景下,作者身心早已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万籁寂静,泉水叮咚。【尾】曲把诗歌境界推向至高点。作者不再进行具体的物象描写,而是转而进行气势宏大的虚境描写,使作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作品的意境也显得更加浩淼空阔。
这个套数,明代李开先在《词谑》中推为“古今绝唱”,沈德符也在《顾曲杂言》中称赞说:“若散套虽诸人皆有之,唯马东篱'百岁光阴’、张小山‘长天落彩霞’为一时绝唱,其余具不及也。”张可久在元代散曲创作中堪称大家,其细腻的笔法加之以独特的心灵体验,使作品既具有通俗曲体文学的艺术特征,又不失古诗等文体的立意深远,极大地开拓了散曲的创作空间,提高了散曲作品的思想主旨。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径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