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馀,草书,李愿盘谷序。青山一片范宽图,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蜗壳蘧庐,得安闲心自足。蹇驴,酒壶,风雪梅花路。
喝完酒后,草书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看青山重重就像范宽的山水图,责怪我为什么来得这样迟暮。一身清瘦,在陋室里安居。得到了安闲心里就满足。骑一匹跛驴,带一只酒壶,迎风冒雨走在梅花路。
此曲开篇“醉余,草书”仅仅四个字就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状态,纵然是喝醉酒,但仍然保持有文人的涵养,一举一动依旧文雅。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言盘谷“泉甘而土肥”,是“隐者之所盘旋”的地方。生活在那里,“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其实,这篇序文正是作者山中生活的一个写照,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喜爱。“青山一片范宽图”用了夸张的手法,对山中风景大加赞美。其实,即便是平凡无奇的普通山水,在此时“无官一身轻”的作者眼中也是如同范宽的山水图那样秀丽非凡。北宋画家范宽对秦陇间峰峦浑厚峻拔的风景描绘逼真。陆游《初冬杂题》云:“身在范宽图画里,小楼西角剩凭阑。”可见范宽图画的生动美妙。“怪我来何幕”一句乍看主语是青山,责怪“我”来得太迟,没能及早欣赏它的美丽。但仔细斟酌,更像是作者自问,为何多年奔波于仕途,不能及早了悟世事的真谛,超脱凡尘。“鹤骨清癯蜗壳蘧庐”也是用夸张手法形容自己的贫寒伶仃。“鹤骨清癯”言清瘦如鹤骨之嶙峋。鹤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的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由于鹤喜欢栖息在涤尽繁华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也成为隐逸的象征。作者此处用鹤自比,也有此意。“蜗壳”喻狭小如蜗牛壳的圆形屋子。三国时焦先和杨沛做圆舍形如蜗牛壳,称为蜗牛庐。把住所比作蜗壳蘧庐也是夸张,颇有刘禹锡《陋室铭》的意境。作者已超然物外,不为身外之物优心,只要平安闲适就好,所以说“得安闲心自足”。“蹇驴,酒壶,风雪梅花路”,俨然一派名士的作风。唐孟浩然、贾岛、李贺等诗人,都有策蹇驴踏风雪、寻诗料的故事。驴是中国古代诗人喜爱的坐骑,是诗人清高心志的象征。诗人骑驴是与高官骑马相对的,表现了在野与在朝、隐与仕的对峙。作者通过蹇驴、酒壶、白雪、梅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山中踏雪寻图”,表现了自己的淡然闲静和潇洒不羁。
《朝天子·山中杂书》一曲是张可久在酒后创作的。因资料缺乏,此曲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考。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 ,沤鸟舞而不下者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
魏帐未悬,邺台初筑,复道袤延,绮窗交属。雕甍绣栋,矗十里之妆楼;金埒铜沟,响六宫之脂盝。庭栖比翼之禽,户种相思之木。馺娑前殿,逊彼清阴;柏梁旧寝,嗤其局蹙。
无何而墓田渺渺,风雨离离;泣三千之粉黛,伤二八之蛾眉。虽有弹棋爱子,傅粉佳儿,分香妙伎,卖履妖姬,与夫杨林之罗袜,西陵之玉肌,无不烟销灰灭,矢激星移;何暇问黄初之轶事,铜雀之荒基也哉!
春草黄复绿,漳流去不还;只有千年遗瓦在,曾向高台覆玉颜。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