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当门酒肆,红妆映水鬟儿,眼底殷勤座间诗。尘埃三五字,杨柳万千丝,记年时曾到此。
绿树环绕的酒店里,梳着环形发髻的女子红妆艳抹,情意殷勤斟杯劝酒,席座间诗友即兴赋诗。可是,当年的三、五诗句都已化为尘埃,眼前只有杨柳枝条千缕万丝,只记得少年时曾经在这里停留。
这首曲子描写了作者在数年之后故地重游的场面,含蓄蕴藉,清新工整。“绿树当门酒肆”,开篇以写景做起笔,描绘出一片春意盎然的青翠风景,酒店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同时点明了时间地点。“红妆映水鬓儿”,红枚指盛妆的美女或美女的盛妆。在清丽风景中的酒店里,少女盛装靓丽,楚楚动人。“红”与“绿”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强烈的视觉感受,也增添场景和人物的活泼灵动。“眼底殷勤座间诗”,眼底殷勤指眼角边流露出深厚的情意。通常文人雅土饮酒赋诗时,席间多有歌姬舞女劝酒助兴。如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此处亦是此种境界。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风光验荡,美女祝酒,酒客沉醉。
“尘埃三五字”指过去在墙壁上所题之诗,已为尘埃所封。当时的朋友早已各奔东西,如今只有作者面对着已不甚清晰的旧迹独自伤感。这里暗用“碧纱笼诗”的典故。唐代王播少年时孤贫,客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众吃斋饭。僧众们厌弃并怠慢他。二十多年后,王播位高权重出镇扬州,来访旧日客居的寺院,以前所题的诗文都已经被和尚用碧纱笼上了。王播写了两首绝句,其一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作者化用王播的事迹,一则讽刺世人趋炎附势,在他人落魄和发达时所采取的态度大相径庭;一则写自己仕途坎坷,不受重用,备受世人冷眼。“杨柳万千丝”,杨柳本是无情物,但在中国传统诗词里,却与人们的思绪紧密相连。作者用柳枝柔条的缠绵表达对昔日的怀念。最后以“记年时曾到此”作结,照应全篇。此曲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情深意挚,意蕴丰厚。
张可久一生喜欢游山玩水,杭州西湖是他流连时间最长、吟咏最多的地方。元代至大、延祐年间,张可久曾居住在杭州。数年之后,他故地重游,创作了这首散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