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急风扑打着篷窗,细雨丝丝,愁闷难遣只有捻须思索,吟诗填词。西望淮阳,今日要到哪里去?盼不到一封书信来,端着酒杯向船夫问一个底细。船夫一开头就说兵戈战事。告诉我风流已成往事,不要再去回忆追思,酒楼坍塌了,茶肆也被烧成灰,歌台妓院成了军营,往日的歌妓舞女再也找不到了。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小令,为其宦游漂泊时期作品。张可久为元代散曲清丽派代表,与乔吉并称,现存小令八百余首,多描绘山水情怀与个人际遇,注重格律音韵,善融诗词典故。
全曲以篷窗风雨起兴,通过舟中独酌、与船夫对话的场景,借“塌了酒楼,焚了茶肆”等意象,暗喻战乱对民生与文化的摧毁。作品将个人愁绪融入社会现实描写,以柳营花市沦为军营等隐喻,既追忆往昔闲适生活,又暗含对时局动荡的抨击。语言凝练典雅,兼具叙事深度与抒情张力,体现了元曲熔铸诗词、工于炼句的艺术特色。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赤岸绕新村,青城临绮门。
范雎新入相,穰侯始出蕃。
上林催猎响,河桥争渡喧。
窜雉飞横涧,藏狐入断原。
将军高宴晚,来过青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