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急风扑打着篷窗,细雨丝丝,愁闷难遣只有捻须思索,吟诗填词。西望淮阳,今日要到哪里去?盼不到一封书信来,端着酒杯向船夫问一个底细。船夫一开头就说兵戈战事。告诉我风流已成往事,不要再去回忆追思,酒楼坍塌了,茶肆也被烧成灰,歌台妓院成了军营,往日的歌妓舞女再也找不到了。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小令,为其宦游漂泊时期作品。张可久为元代散曲清丽派代表,与乔吉并称,现存小令八百余首,多描绘山水情怀与个人际遇,注重格律音韵,善融诗词典故。
全曲以篷窗风雨起兴,通过舟中独酌、与船夫对话的场景,借“塌了酒楼,焚了茶肆”等意象,暗喻战乱对民生与文化的摧毁。作品将个人愁绪融入社会现实描写,以柳营花市沦为军营等隐喻,既追忆往昔闲适生活,又暗含对时局动荡的抨击。语言凝练典雅,兼具叙事深度与抒情张力,体现了元曲熔铸诗词、工于炼句的艺术特色。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