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钱塘怀古

元代任昱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白话译文

吴山、越山下的这片江水,总是满含着凄凉之意。江水流淌,古今往事,匀起了我的忧愁;山上的雨点像为兴亡交替而流的眼泪。那沙鸥嘲笑着我从来没有过闲心。

词句注释

  1. 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五句。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多用为小令。
  2. 吴山越山: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南钱塘江北岸。越山,指浙江绍兴以北钱塘江南岸的山。此指江浙一带的山。
  3. 山雨兴亡泪:意谓山中的雨犹如为国家的衰亡流的泪。兴亡:复词偏义,偏指“亡”。
  4. 闲未得:即不得闲。

作品赏析

这首小令以《钱塘怀古》为题,“怀古”,就是追念古人或古迹,不需要写历史事件,但要写有关的地理环境,这首散曲便是以写钱塘的地理环境起笔。山水无情,本无“凄凉”,更无“愁”、“泪”,然而在作者眼中,却透出一股凄凉的意味。钱塘江水不停地流淌着,作者感到它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里曾是春秋战国的古战场,无数英雄豪杰的葬身之地;曾是南宋故都,有过“暖风熏得游人醉”的盛极一时的繁华。而今天触景生情,尽管青山依旧,碧水长流,但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朝代屡更,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也早已土崩瓦解,这一切都随时间流逝,烟消云散了。想到这些,作者深感惆怅和凄凉。

紧接着“江流”两句,分别化用南唐李后主《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句意,把江水与愁联系起来;青山化雨,把雨点与泪珠联系起来。于是,山和水都带上了作者的感情,有“愁”和“泪”。在作者的笔下,山山水水都郁郁寡欢,充满凄凉之意,倾诉着对故国山河破碎的悲哀;山雨飞来也好似为故国陷于异族而苦泪横流。这就使作者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心境跃然纸上。“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两句,不仅对偶工整,而且把前一句的“凄凉意”形象化、具体化,自然地承接首句中的山与水、第二句中的凄凉意。同时,在愁与泪前面,分别加上了“总”、“古今”与“兴亡”,也就赋予这凄凉意、这愁与泪以更深的内涵,这不是为一人一事而发的,超越了个人,超越了时代,包含了整个历史变迁,涵盖了今古兴亡。加大了历史纵深内涵,愈增悲怆。

末句话锋一转,将沙鸥与人对比,“沙鸥笑人闲未得”,沙鸥以其自由自在,笑世俗之人疲于奔波。作者借“沙鸥笑人”,实则喻指世人不仅不必追名逐利、忙于奔波,就是兴亡的感叹,愤世嫉俗的牢骚,也是多余的,这样借喻比直述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首小令以钱塘山水寄托对国难家亡的伤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得哀惋凄切。

创作背景

作者独立于钱塘江畔滚滚流动,山峰巍然屹立,有朝的兴废以感身世,因而写下了这首基调悲凉、感伤情绪浓厚的小令。

名家点评

  •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刘占召:全曲写得委婉痛切,结尾感慨良深,语短意长。任昱鄙弃功名利禄,且终身未仕,这首小令可以说是有感而发。(《元曲鉴赏辞典》)

猜你喜欢

安定城楼

唐代 •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代 •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舻。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龙渊义塾记

宋代 • 宋濂

至正十三年九月某甲子,括苍章君溢,新建龙渊义塾成。

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樽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畸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

旁列四斋:曰逊敏,曰知通,曰敬乐,曰博约,以居弟子员。后敞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劈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郁然云。

岁聘行经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朒赢,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繇,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伻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龙泉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水心叶氏正则、西山真氏希元,后先以学鸣,声感气求,籁鸣机动,掇巍科而典雄藩者声华相望,一时文物,固尝盛矣。距今未及百年,而继之者鲜也,岂俗尚不同,遽有古今之异哉?亦系乎学之兴衰为何如尔?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

章君子之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狎非类而斁厥彝训,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脱有违于是,陈氏之中有端亮者宜匡正之。陈氏或不我屑也,则乡尹里师岂无勇于为义者。咸得纠之。乡尹里师又不我屑也,则县大夫之贤者,宜抚树而振发之。是则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虽然,无以远虑为也,夫具人之形体者,孰无人心哉!苟读濂文,宜战兢保守之,弗暇矧敢坏。因书之以为记。

九歌·少司命

先秦 • 屈原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㠯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少年行

清代 • 黄景仁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任昱
简介描述:

任昱,生卒年不详,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元代散曲作家。与张可久、曹明善交好。曾一度流连青楼歌管,晚年发奋读书。善七言诗,工于曲作。曲子多以宴游、送别、怀古、男女恋情为题材,感情真挚、用语清丽、情质深婉。《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中。其散曲现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曲一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