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暮春天气落花纷纷飞絮茫茫,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对此忧愁失意,阳光从窗户的缝隙中透入,急风在大树底下盘旋,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变换了人世,一场春梦醒来,起床照看明镜,白发已经生矣,我有葡萄美酒,又有芙蓉宝剑,可是两者都不能满足我平生之志。
我是长安城中的倦客,二十年来,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默默无言独自面对,青灯一点如豆,而此刻我的神思早已高飞至遥远的天际,海水的浮光折射至天空,天空中映现出亭台楼阁,还有重重叠叠的山峦苍翠,待我骑上鸾凤回归海上仙山,在云霄中回首眺望,西风又从天际吹起。
词的起调两句“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气象苍茫,包罗古今。“落花”、“飞絮”,在诗词中自来是愁绪的象征,如秦观《千秋岁》词“飞红万点愁如海”,冯延已《鹊踏枝》词“撩乱春愁如柳絮”,欧阳修《瑞鹧鸪》词“更被东风送惆怅,落花飞絮两翩翩”。此词首句则在“落花飞絮”后加“茫茫”两字,以见在空间上此愁之笼罩大千、茫茫无际;次句承以“古来”两字,以见在时间上此愁之从古到今、无时不有,更以“多少”两字,以见在数量上此愁之不知多少,不可计量。两句合起来看,虽与李煜《虞美人》起调“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词意有所不同,但就词境之广阔而言,足以两相比美。
上片起调后的十句,收到作者此际对此愁的感受。“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三句,感叹世事变化之疾。联系晚清时局,鸦片战争以来,从闭关自大的“天朝”变为任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运之沉沦似只是一瞬间事。“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三句,悲慨年华逝去之速。他罢官时已四十一岁,至四十九岁即怀恨以殁,“二毛生”句应为写实。歇拍四句则进一步表达其平生志意百无一酬的悲哀。此三句中的前两句即以“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喻指其抗敌御侮的壮志豪情。作者治学,勤读乙部,又研究洋务,广览数学、化学、物理、天文、军事、海防之书,以救亡图强为己任,受到德宗赏识后,正谋求一展其抱负,而不幸为顽固势力所排斥,永难东山再起。四句中的后二句“都未称,平生志”,正道出此一终身憾恨。
过片“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两句中的“长安”、“软红尘里”,自指北京。此两句承上启下,寄慨无穷。其二十年政治生涯的起伏浮沉及其志业无成的失落感与空虚感,均蕴含其中。下面“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的前两句,是其身为逐臣后的处境和心情的写照;后一句是其在此处境和心情下,意欲冲破尘网、超脱世事而生发的“未若托蓬莱”(郭璞《游仙诗十九首》其一)的“游仙”之思。紧承此句的“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三句,即其“神游”中幻现的非复尘寰的世界。与多数游仙之作所描画的仙境同中有异,此三句所造之境更带有海市蜃楼的虚无缥缈的色彩。结拍三句“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所流露的则是终不能忘情人间的依依“回首”之情,盖作者始终关怀国事,在流亡中仍交结胜流,积极从事政治活动,本非逃世之士。在写《摸鱼儿》词的当年暮冬,他还写了一首“感时抚已”的《翠楼吟》,其中也有“便冷眼丹霄,难忘青琐”之语。至于末句“又西风起”,除了化用苏轼《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却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句意,以抒发岁月之感外,若此词作于戊戌政变后,甚或作于庚子事变后,则“西风”还可以是喻指这些政治“西风”之又起。
就胸襟兴象而言,此词与其笼统地说近苏辛,不如说更近苏。《东坡乐府》的第一首词即《水龙吟》,也是一首游仙词。文廷式写此首《水龙吟》时,心中或有东坡词在,其中的“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及“无言独对”、“神游天际’诸语,似自东坡原词“古来云海茫茫”、“笑纷纷、落花飞絮”及“无言心许”、“八表神游”等句化出。但苏轼作非《东坡乐府》中佳构,廷式此词则自出手眼,青胜于蓝。
文廷式在清光绪年间,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因支持光绪亲政并在甲午战争中猛烈抨证击李鸿章,反对《马关条约》,终于触怒了慈禧太后,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被革职,并被驱逐出京。这首词当作于作者被逐出京之后,抒发了他报国无门、回天无力的苦闷心情。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