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

清代文廷式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白话译文

暮春天气落花纷纷飞絮茫茫,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对此忧愁失意,阳光从窗户的缝隙中透入,急风在大树底下盘旋,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变换了人世,一场春梦醒来,起床照看明镜,白发已经生矣,我有葡萄美酒,又有芙蓉宝剑,可是两者都不能满足我平生之志。

我是长安城中的倦客,二十年来,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默默无言独自面对,青灯一点如豆,而此刻我的神思早已高飞至遥远的天际,海水的浮光折射至天空,天空中映现出亭台楼阁,还有重重叠叠的山峦苍翠,待我骑上鸾凤回归海上仙山,在云霄中回首眺望,西风又从天际吹起。

词句注释

  1. 水龙吟:词牌名。据传此词用李白诗“笛奏龙吟水”句取名。又称《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双调,上片十一句,押四仄韵,五十二字;下片十一句,押五仄韵,五十字,共一百O二字。
  2. 游丝:飘动着的蛛丝,也可作柳絮解。
  3. 二毛:头发黑中带白。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4. 葡萄美酒:唐王翰《凉州词》有“葡萄美酒夜光杯”句。
  5. 芙蓉宝剑:《越绝书》载“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取纯钩示之,薛烛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
  6. 倦客:厌倦游宦之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卿故倦游。”裴驷集解:“厌游宦也。”
  7. 二十年:指词人从同治十二年(1873年)初次入京乡试始,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止,共二十年,其间曾多次人京乡试、会试,而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后,便在京城为官。软红尘:指居住在京城。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诗云:“软红犹恋属车尘。”其自注曰:软红尘,乃“前辈戏语,有西湖风月,不如东华软红香土”。
  8. 青灯:泛指油灯。韦应物《寺后独夜寄崔主簿》诗云:“坐使青灯晓。”
  9. “ 海水”二句:意为海水的浮光折射至天空,天空中映现出亭台楼阁。沈括《梦溪笔谈》载:“登州四面临海,春夏时,遥见空际有城市楼台之状,土人谓之海市。”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云:“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10. 待骖鸾(cānluán)归去:本指神仙乘鸾升天,此指即将回朝廷而还未成行。
  11. 西风:本指自然之西风,此处隐含两层意思:一是朝廷内有慈禧太后专权,一是外有西方列强的虎视,随时都会向中国发起侵略战争。

作品赏析

词的起调两句“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气象苍茫,包罗古今。“落花”、“飞絮”,在诗词中自来是愁绪的象征,如秦观《千秋岁》词“飞红万点愁如海”,冯延已《鹊踏枝》词“撩乱春愁如柳絮”,欧阳修《瑞鹧鸪》词“更被东风送惆怅,落花飞絮两翩翩”。此词首句则在“落花飞絮”后加“茫茫”两字,以见在空间上此愁之笼罩大千、茫茫无际;次句承以“古来”两字,以见在时间上此愁之从古到今、无时不有,更以“多少”两字,以见在数量上此愁之不知多少,不可计量。两句合起来看,虽与李煜《虞美人》起调“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词意有所不同,但就词境之广阔而言,足以两相比美。

上片起调后的十句,收到作者此际对此愁的感受。“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三句,感叹世事变化之疾。联系晚清时局,鸦片战争以来,从闭关自大的“天朝”变为任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运之沉沦似只是一瞬间事。“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三句,悲慨年华逝去之速。他罢官时已四十一岁,至四十九岁即怀恨以殁,“二毛生”句应为写实。歇拍四句则进一步表达其平生志意百无一酬的悲哀。此三句中的前两句即以“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喻指其抗敌御侮的壮志豪情。作者治学,勤读乙部,又研究洋务,广览数学、化学、物理、天文、军事、海防之书,以救亡图强为己任,受到德宗赏识后,正谋求一展其抱负,而不幸为顽固势力所排斥,永难东山再起。四句中的后二句“都未称,平生志”,正道出此一终身憾恨。

过片“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两句中的“长安”、“软红尘里”,自指北京。此两句承上启下,寄慨无穷。其二十年政治生涯的起伏浮沉及其志业无成的失落感与空虚感,均蕴含其中。下面“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的前两句,是其身为逐臣后的处境和心情的写照;后一句是其在此处境和心情下,意欲冲破尘网、超脱世事而生发的“未若托蓬莱”(郭璞《游仙诗十九首》其一)的“游仙”之思。紧承此句的“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三句,即其“神游”中幻现的非复尘寰的世界。与多数游仙之作所描画的仙境同中有异,此三句所造之境更带有海市蜃楼的虚无缥缈的色彩。结拍三句“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所流露的则是终不能忘情人间的依依“回首”之情,盖作者始终关怀国事,在流亡中仍交结胜流,积极从事政治活动,本非逃世之士。在写《摸鱼儿》词的当年暮冬,他还写了一首“感时抚已”的《翠楼吟》,其中也有“便冷眼丹霄,难忘青琐”之语。至于末句“又西风起”,除了化用苏轼《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却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句意,以抒发岁月之感外,若此词作于戊戌政变后,甚或作于庚子事变后,则“西风”还可以是喻指这些政治“西风”之又起。

就胸襟兴象而言,此词与其笼统地说近苏辛,不如说更近苏。《东坡乐府》的第一首词即《水龙吟》,也是一首游仙词。文廷式写此首《水龙吟》时,心中或有东坡词在,其中的“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及“无言独对”、“神游天际’诸语,似自东坡原词“古来云海茫茫”、“笑纷纷、落花飞絮”及“无言心许”、“八表神游”等句化出。但苏轼作非《东坡乐府》中佳构,廷式此词则自出手眼,青胜于蓝。

创作背景

文廷式在清光绪年间,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因支持光绪亲政并在甲午战争中猛烈抨证击李鸿章,反对《马关条约》,终于触怒了慈禧太后,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被革职,并被驱逐出京。这首词当作于作者被逐出京之后,抒发了他报国无门、回天无力的苦闷心情。

名家点评

  • 清代书画艺术家叶恭绰叶恭绰《广箧中词》卷一:胸襟兴象,超越凡庸。
  • 清代政治家陈宝箴《文道希先生遗诗·序》:(此词)非文人所能。
  • 近代学者、诗人、书法家王瀣《手批〈云起轩词钞〉》:(此词)思涩笔超,后片字字奇幻,使人神寒。

猜你喜欢

与刘伯宗绝交诗

两汉 • 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螃蟹咏

清代 • 曹雪芹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入若耶溪

南北朝 •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劳停驿

宋代 •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文廷式
简介描述:

文廷式(1856年—1904年),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清咸丰六年丙辰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公元1856年1月21日)生于广东潮州,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1904年逝世于江西萍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