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文全集(共收录1564篇诗文)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唐代 • 王维

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

经汾阳旧宅

唐代 • 赵嘏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牧童词

唐代 • 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上兖州张司马启

唐代 • 骆宾王

某启:窃闻纲涧缉裳,傃指云于偃盖;排虚止棘,附绝电于纤离。然则左右为容,锵金有阶于蟠木;无因而至,桉剑致惧于连城。是以赁牍干荣,发仞资于禽息;求光抱燧,束发济于于髡。

伏惟某官琼峰耸峭,俨曦观而争峙;瑶派惊澜,溯天潢而比濬。汉台引路,夕翊浮云之阴;晋閤垂璫,朝煜文星之苑。剑池濯彩,耀震德于渥津;弱水摛祥,炫离精于丹穴。辨悬瞳于朗镜,肇自觿年;对似魄于亏阳,光乎弱岁。言阿激箭,浴紫贝以飞湍;情岳惊峰,蔽丹霄而杰峻。文条擢秀,馥长坂之幽兰;笔苑扬葩,煜小山之丹桂。松飙结韵,搢绅藉以雌黄;嵓电流光,通贤资其月旦。于是佐褰帷于鲁甸,威慑列藩;匡露冕于梁阴,恩覃绝境。缉谐麟甸,下白鹤于仙庭;辅弼凫郊,重黄金于帝里。加以奖拔幽滞,汲引英髦。锡以吹嘘,暖燕郊之阴谷;延之顾盼,焰汉吾之寒灰。

某篠派庸微,桐岩贱伍。托根邹邑,时闻阙里之音;接閈雩津,屡听杏坛之说。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锐志于书林;奉过庭之严规,遂容情于义圃。方欲闭门却扫,养拙以终年;幽遁凿坏,甘贫而卒岁。直以栖迟五亩,获鹪鹩之数粒;萧条三迳,匮侏儒之斗储。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闲居之趣;而乃寂寞蓬户,唯深色养之忧。是以望檄动容,慨南阳而闻寂;祈名夙驾,叹郢路而依迟。

方今凉秋屈节,严飙扇序。衡阳极浦。振朝音于负霜;寒皋回甸,惊宵吟于静野。弓旌之礼斯及,辟聘之际是期。不揆庸愚,轻斯自炫,所冀分其末照,惠以馀波,得预观光,全由咳唾。倘云镳释絏,申其漱玉之音;霜匣开辉,照以盘蛟之影。则阴山之雀,敢怀餐蕊之心?汉东之蛇,期致投珠之报。不胜窘迫之至,谨启。

标签: 唐代 骆宾王

妾薄命

唐代 • 李白

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水宿闻雁

唐代 • 李益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洛姝真珠

唐代 • 李贺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咏北海

唐代 • 汪遵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感恩多·自从南浦别

唐代 • 牛峤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近来情转深,忆鸳衾。

几度将书托烟雁,泪盈襟,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标签: 唐代 牛峤

送王司直

唐代 • 皇甫冉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无家别

唐代 • 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 •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月夕

唐代 •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夜渡湘水

唐代 •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闇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唐代 • 李白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唐代
简介描述: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随之而来的唐末农民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并使藩镇势力大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皇帝成为军阀争夺的对象。唐朝名存实亡。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唐朝对周边民族采用羁縻政策,并通过册封、和亲等多种方式,与各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统治阶级以开放心态与博大胸襟兼容并纳外来文化,日本、南诏、新罗、渤海等国均遣使学习唐的制度、文化,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大交融局面。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通过与各国的交流,唐朝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歌(唐诗)、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