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夜郎闻酺不预

唐代李白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白话译文

朝廷的大人们在教颂盛世的太平安康,我一个罪囚却被放逐到遥远荒僻的地方。

闻道朝廷大赦赐酺,奏钧天乐章,多想得到那东风,把这消息吹到夜郎。

词句注释

  1. 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酺:言王德布于天下而聚饮食为酺。预:参与。这里不预是无份的意思。
  2.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为大臣等候朝见的地方。此代指朝廷。圣人:指皇帝。太康:太平安康。
  3. 南冠君子:此指被郑人俘虏并献到晋国的楚国伶人钟仪。见《左传·成公九年》。遐荒:远方荒僻之地。
  4. 汉酺:汉时之酺,此以汉代唐。钧天乐:天庭仙乐。这里用以指朝廷赐酺时所奏的乐曲。

作品鉴赏

这首诗开头以钟仪自况。钟仪被俘为囚,仍然戴南冠,操南音,眷念楚国;李白也是如此,既关心国运,又眷念唐朝,而且他又在南方被拘囚流放,处境与钟仪相近。李白在浔阳狱中写的《万愤词投魏郎中》有句云:南冠君子,呼天而啼“,也是以钟仪自比,可以彼此参照。唐朝国势好转,大赦赐酺,固然使人欢欣鼓舞;但诗人却要远窜遐荒,命运乖舛。“北阙”二句使用了整齐的对偶,一边写朝廷歌舞升平,一边写自己垂老投荒,真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可见诗人的情绪是非常凄凉和悲伤的。

前二句是写事实,后二句则写希望。李白希望钧天乐这样美妙的乐曲,随着风势远吹到夜郎,使他能够听到。实际上,他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到美妙的音乐,而是渴望大赦的恩泽,自己也能受到沾溉,得以免除远窜遐荒的处分。对于远方暂时不能接触到的事物,李白在诗篇中往往幻想凭借风力来达到目标。比如当他怀念远贬龙标的王昌龄时,就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流夜郎闻酺不预》末二句与之相似,只是他不是要自己的思想感情吹向远方,而是要朝廷的恩泽吹到自己身上来。这些都表现出他善于驰骋想象以表达自己激荡感情的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至德二年(757年)末,唐肃宗因为唐军收复西京等地而“赐民酺(聚会畅饮)五日”。大赦、赐酺的消息传到南方时,已是次年初,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路上。皇帝与百姓在欢庆收复失地,而李白却被流放边地,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希望得到赦免的情感,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首《流夜郎闻酺不预》。

猜你喜欢

杨柳枝·根抵虽然傍浊河

五代 • 孙光宪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骖骖金带谁堪比,还共黄莺不校多。

商山早行

唐代 •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满江红·暮雨初收

宋代 •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与崔策登西山

唐代 • 柳宗元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

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

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篠。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

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

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鹦鹉曲·赤壁怀古

元代 • 冯子振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

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李白
简介描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