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宋代晏几道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白话译文

今夜明月照疏梅,歌唱起《金缕曲》,回忆起与佳人相聚的话语。谁人好像春风那样浅情,一夜之间,布满枝头的新绿代替了残红。

蘋草发出芳香,好像是预报莲花要开的信息,双桨轻快的划动,心中企盼的佳期近了。采莲时候一定来吗?到那里,大醉之后,在花丛之中请人搀扶归去。

词句注释

  1.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 疏梅:疏影横斜的梅花。金缕:指唐代流行的《金缕衣》曲调,乐府《近代曲辞》,传为唐时杜秋娘作。
  3. 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此处借指歌伎。
  4. 浅:浅情。
  5. 替:代替。
  6. 蘋:一种大的浮萍。夏秋间开小白花。
  7. 佳期:美好的时刻。
  8. 无:否。
  9. 倩:请。

作品赏析

此词寄托对莲、蘋的思念。全词格调蕴藉,感情深切。词中“蘋”“莲”,似为双关语,兼指其友沈廉叔、陈君宠家的两个歌女。起首二句回忆当年在月下梅边听这二位歌女唱曲,曲名《金缕衣》,词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宜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文君在此处借指唱曲的歌女,同时暗喻爱情关系。

次二句回应《金缕衣》中词意,说是经不起一夜春风,花枝尚未及折下,已经换上满枝绿叶,意在怨恨歌女的薄情。比喻新颖,含思凄婉。

过片写眼前景,从蘋花正香、莲花将开,联想到名叫蘋和莲的两位歌女,盼望在将要到来的采莲时节,能一同荡桨湖中。

最后二句为倒装句法,说是到了那时他将在花丛之中开怀一醉,让这两位歌女扶着归来;然而他又怀疑那时她们是否会来。曲折委婉,形象鲜明,特别是最后一句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与起句“疏梅月下歌金缕”首尾呼应,意境浑成,饶有美学意味。

创作背景

词人在月色下看到梅花将落尽,感叹春天的逝去,听到《金缕曲》,又回想起了当初相聚的时光,不禁心生愁怨,遂作此词。

名家点评

  • 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替”字妙。
  • 清末民初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集中多离索之感。此调“新绿”、“残红”,甫嗟易别,“蘋香”、“两桨”,旋盼相逢,“花影人扶”句预想归来。闹红一舸,风致嫣然,丽而有则。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草纫《二晏词笺注》:因听疏梅歌《金缕曲》而回忆起曾一起在南湖采莲的歌女(词中以“文君”指代)。《金缕曲》中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之语,意谓应抓紧时间及时行乐。今莲花将开,相会之佳期已近,盼采莲时节,能前来一聚。按:“情浅似春风”、“新绿替残红”或暗指该歌女薄情,已另有新欢。言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不能举步时,犹望其相扶。

猜你喜欢

石榴

唐代 • 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醉歌

宋代 • 陆游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貂裘。

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骷髅。

次韵登凌歊台

元代 • 萨都剌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减字木兰花·皋兰被径

近现代 • 王国维

皋兰被径,月底栏干闲独凭。修竹娟娟,风里时闻响佩环。

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依尽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

晏几道
简介描述: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村人。晏殊之子。宋代词人。

晏几道出身名门,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诗词天赋,14岁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凭借《鹧鸪天》名扬天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17岁的晏几道结束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治罪,晏几道因此受到牵连,被送进牢狱,后得以释放。晏几道和在京城等待新官职的黄庭坚走得很近。后晏几道决心远离官场,寄情于诗词创作。至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晏几道在寂寞困顿中逝世。

晏几道存世的词集《小山词》260首词作中,长调仅有3首,其余全为小令晏几道的诗词所表达的寓意深远,为宋代最浪漫的词作。晏几道是北宋词坛写小令“第一人”,正是因为其创作,小令才能成为日后流行的词调体式之一。在李商隐、李煜、黄庭坚等一众曾借梦抒情的文人中,晏几道堪称其中的高手。晏几道以梦写情的创作手法,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