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皋兰被径

近现代王国维

皋兰被径,月底栏干闲独凭。修竹娟娟,风里时闻响佩环。

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依尽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

白话译文

溪边的香兰覆盖了小路,晚上靠在栏边一个人赏月。外面的长竹像一个个姿态娟好的女子,风吹拂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像美女随身佩戴的玉饰发出的声音。

突然间,让人陷入到沉思中,走进院落中,那翩跹的影子似梦似幻。回到现实中来,就像一场梦醒来,让人感到迷茫。

词句注释

  1. 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等。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 皋兰:泽边兰草。
  3. 被:覆盖。
  4. 凭:靠着。
  5. 修竹:长长的竹子。
  6. 娟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7. 佩环:古代系于衣带的玉饰。
  8. 中庭:庭院之中。
  9. 个影:指竹叶的影子。
  10. 钧天:即天上的音乐。
  11. 惘然:不知所以。

作品赏析

这首词通过很幽微的感受写出了对人生修养之高远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失望。

“皋兰被径”来源于《离骚》,四个字包含有比较丰富的内容,一方面,它有可能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另一方面,它又暗藏着“美人香草以喻君子”的所谓“比兴”的传统手法。

“月底栏干闲独凭”,点出了时间在一个晚上,“闲”和“独”两个关态语值得注意:“独”说明了环境背景的安静,“闲”说明了内心的自由和放松。

“修竹娟娟”虽没有“美人香草”那样历史深远的典故,但也同时兼有写实和寓托的两重色彩。这里把竹子形容成一个美女。“风里时间响佩环”,作者是把竹子被告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比作美女行走时佩环的相撞声。这两句,在竹的形象和声音中还暗示了一种动态,恍如美人一步步走近身边。

“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是在遐想中突然有所触动,作者本人也从凭栏的静态转向散步的动态。“起踏中庭千个影”真是低回反复,“千”数量多,“踏”动作真实,“影”的形象虚幻。

“依旧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制造了一种钧天广乐的美好只在天上不在人间,或者说是在梦中不在现实。一个人,怀有很美好的理想,可能为实现这些理想进行过不懈的努力。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1906年,王国维在南方教书远离家人,当他面对月夜时,感觉一切都是那样清幽、静美,词人觉得自己与清夜融为一体。但面对当时社会的革命浪潮,他又省悟过来,依旧生活在污浊的人世间,无比惆怅。

名家点评

  • 近代历史学家缪钺《缪钺说词》:其下半阕,作者一再坚持自己固有的理想与信念,但在世事难期,知音不遇的情况下,惟有孤芳自赏而已。
  • 近代中国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陈鸿祥《〈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依旧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当取意于元遗山“人间听得霓裳惯,犹恐钧天是梦中”。
  • 近代学者马华,吉林社科院研究员关德富,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长春《王国维诗词解析》:词人把这首词写得意绪隐晦而纷繁,有如迷雾,使人难解。

猜你喜欢

古塞下曲

唐代 • 李颀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陋室铭

唐代 •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何陋之有?

蓦山溪·湖平春水

宋代 • 周邦彦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落梅

宋代 •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宋代 • 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王国维
简介描述: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于颐和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著述甚丰,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观堂集林》《古史新证》《曲录》《殷周制度论》《流沙坠简》等62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