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芙蓉花和金黄的菊花在争妍斗艳,日子已将近重阳的时候。远处的村庄秋色如画,红红的树叶间杂着稀疏的黄叶。
流水清浅,碧空万里,道路茫茫难有尽头。我登上高处,极目远望,看见鸿雁飞来,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思量。
这首词属流连景物之作,写的是秋景。起两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选出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写花又写了时令,显得简洁。词人直言重阳,为后文登高写景做了铺垫。“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正面写景。临高而望,远方村落星星点点,在霜叶染成的红树之间点缀着片片的秋草和茂叶凋零之后的树的枝丫。在秋日艳阳之下,如妙笔彩绘的图画。至此,秋日如画美景,词人昂然游兴,跃然纸上。上片以流畅的笔墨描绘出重阳节前秋日登高所见景致,情思恬淡自然,语言明净清新,不饰雕琢,亦不失于浮浅。
下片起三句九字皆写景,“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从陆上写到水,从地面写到天。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故用一“淡”字状水;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故用一“长”字状天。这两字看似平常,对于写陈州地区的秋景来说,却是很贴切的。二句写景之美,和范仲淹《苏幕遮》的“碧云天,黄叶地”等句相近。上面所写,用笔疏淡,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到“路茫茫”三宇,就不同了,带着感慨情绪。前路茫茫。把握不住,达如晏殊,说出这话,此中必有所指。接下去:“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这里的思念,是他词中所常写的,或认为是对于离别的心爱之人的思念。可联系前文,却显然不是。就当时处境看,这里所写的,应该是对朝廷的思念。盼望有早些把自已内调的消息传来,当然,亦有对家乡的思念,不愿明写,故含混言之。
晏殊词有不少是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这首词不写爱情,主要是写景。景中的芙蓉、金菊、红树是否有对自己的品格的寓托,可以不作深论。以免流于附会;而下片结尾,根据写作时代,说是他的仕官生涯不如意和期待的心情的反映,则是可以断定的。
词的特点,是反映这种心情很含蓄,写景又淡而有味,富于画意;着笔无多,冲和闲雅,自成宋初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出色的小令。在语言上,这首词在具备晏殊词温润端丽的一股特点以外,尤见秀洁清新,为全词高远淡雅、陶然旷达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另外,词中注重色彩描写,其中“芙蓉金菊”、“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淡水”、“碧天",或明或暗写出景物的色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给人以美的陶冶。
夏承焘《二晏年谱》宝元元年(1038年)条载:“《宋元宪集》有《和中丞晏尚书木芙蓉金菊追忆谯郡旧花》《和杨学士和答中丞晏尚书西园玩菊》诸诗。《宋景文集》有《贺中丞晏尚书春阴》《和中丞晏尚书忆谯涡》诸诗。《珠玉词》有《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数枝金菊对芙蓉”二首,据二宋诗题,和二词皆此年作。”从宋庠《宋元宪集》,宋祁《宋景文集》与晏殊唱和的诗题稽考,这首《诉衷情》词,写于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作者四十八岁时。这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在知陈州(今河南淮阳)任内。他在陈州,政治上是不得意的。宋祁给他的信说他在陈:“视政余景,必置酒极欢。图书在前,箫鼓参左。”以文酒景物的流连自遣。这首词即是在这种背景中写的。
近代·赵尊岳《珠玉词选评》:此写秋景之词,题材似极浅近,然作结仍极精严,非浅人所易着笔。北宋词以抒情为主,然非有景物,不足衬出情绪,故往往情景兼写,惟其时尚少以情景虚实杂揉间用者,故又辄于前阕写景,后阅写情……呼应之际自尤重于过变,必假过变,以由景入情,方无斧凿痕迹。……今治词者人人知水穷云起之说,然其所以穷,所以起者,多不易言,若以此首验之,则按图正不难索骥。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彰彰。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馀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盘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间,雕缕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馀始以是亭圜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