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代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白话译文

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讲解佛经后划船回去。

卢橘饱含雨水而使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

湖面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齐地倒映在夕阳下。

回岸请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

词句注释

  1. 西湖:指杭州西湖。孤山寺:古代杭州西湖孤山上的寺院。
  2. 柳湖:西湖旁多植柳,故有是称。松岛:孤山。莲花寺:孤山寺。
  3. 桡:船桨。道场:佛家讲经做法事的场所。
  4. 卢橘子:枇杷的果实。重:沉重。
  5. 栟榈叶:棕榈的叶子。战:颤动。凉:指水风的清爽。
  6. 烟波:湖上的水气与微波。澹荡:荡漾。空碧:指水天交相辉映。
  7. 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形容多。倚:靠着,这里有映照的意思。
  8. 君:各位客人。回首:回头。
  9. 蓬莱宫:传说海上有仙山,名蓬莱,而孤山寺中亦有蓬莱阁,语带双关。

作品赏析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这两句,虽然仅是对“西湖晚归”的一个交代,但在写法上却很见技巧。试以现代的电影摄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这种写法,层次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其次,这两句五处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饰词语和“借代”之法,从而增加了景物的质感和特征,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喜悦之情。如果直说“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动归舟出庙堂”,这就索然无味,不能写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诗人的喜悦之情。诗贵别趣,意忌直出,没有诗人的这种精心安排和恰当修饰,就不会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的。

上二句,从大处写起,由景到人;下二句,是从小处着笔,由人观景。“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就是写诗人归路所见。卢橘即批杷,栟榈即棕榈。批杷硕果累累,金实翠叶,本来就多么令人喜爱,山雨过后,清香四溢,连果枝都被压得低垂下来;一个“重”字,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多少喜悦之情!棕榈树高叶大,俨若凉扇遮径,雨后清风,阔叶颤动,似乎它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凉”字,透出诗人多少快感!好的画境,首先要看它能否表现出典型的物象;好的诗情,首先要看它能否把作者的精神融于画境。这两句,可以说是美景爽情的融冶,诗情画意的结合,似情似景,难解难分。

诗人移步登舟,船行湖上,这时的情景是:在宽阔的湖面上,轻轻的寒烟似有似无,蓝蓝的湖波共长天一色,所以说“烟波澹荡摇空碧。”“澹荡”二字,使人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写出了清爽闲适之情。回望孤山寺:“楼殿参差倚夕阳”,“参差”二字,写出了随山势高下而建筑的宇观楼殿的特有景色,从而使人想到檐牙错落、各抱地势的瑰丽情景;加之夕阳晚照,红砖绿瓦,金光明灭,真是佛地宛如仙境,因而诗人发出由衷的感慨:“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落笔到“回望孤山赠诸客”的题旨,作品便戛然而止。孤山寺中有蓬莱阁,两者浑然一体,不着痕迹,更增加了韵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诗情画境久久萦绕于读者的脑际。

这首诗,短短八句,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展现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它宛如一篇优美的游记,更配有铿锵的韵致,荡起喜悦的心声,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人以情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824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诗人去西湖孤山寺里参加一个法会,离开法会后作此诗。

名家点评

  •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前解如写美人,后解如写美人影。金雍补注:五是海,六是宫,然而皆写影也。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孤山一路风景,即名画家亦不能到(“烟波澹荡”两句下)。
  •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此篇章法又妙。上半是写“西湖晚归”,下半是写“回望孤山”;只“请君”二字是“赠诸客”也。其妙处在第八句与第一句相应,化实为虚;第七句与第二句相应,化板为活。五、六“烟波”即“柳湖”也,“楼殿”即“松岛莲花寺”也。以“澹荡摇空碧”之烟波,映“参差倚夕阳”之楼殿,即所谓“蓬莱宫在水中央”也。然此二句,乃是到岸以后回首望中所见之景,却先举在前,用“请君”字面轻轻倒结,不费半点笔墨,便觉空濛无际。呜呼!诗律至此,微矣,妙矣,岂复老妪之所能解哉!
  •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句法挺健,由字法生新也。“重”字、“战”字、“摇”字、“倚”字俱下得警拔,遂觉全首生动,故曰炼句不如炼字。
  •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有声画。
  • 清代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非至西湖,不知此写景之工。
  •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此题已如画,诗写景工而真,所以为佳。起二句点题。中四句小、大、远、近分写,皆回望中所见。却以结句回掉点明,复总写一句收足,所谓加倍起棱也。起不过叙点“归”字,而以密字攒炼出之。

猜你喜欢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唐代 • 李白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

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

歌动白紵山,舞回天门月。

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

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近现代 • 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好事近·西湖

宋代 • 辛弃疾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

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东山吟

唐代 • 李白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白居易
简介描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802年,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又罢校书郎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今西安周至县)县尉。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等职,在任期间,除草拟诏书外,经常上书论事,积极参政,直陈时弊。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遭诽谤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22年,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827年,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晚期的白居易在洛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于846年8月去世,赠尚书右仆射。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