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唐代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

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曜,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

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衣夜不襞,罗帷昼未空。

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

尘间狭路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凤皇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

倡家少妇不须嚬,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白话译文

高台高耸入云,站在上面甚至产生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玉石栏杆,华丽的建筑物是多么高大,优美的音乐听起来是那么清丽哀婉。

低头观看长安的街道,只见皇宫水沟里的草长得十分茂盛。

斜前方是通往甘泉宫的大路,只见汉武帝陵园中的树木长得郁郁苍苍。

站在高台向四周望去,景色大体相同,树木郁郁葱葱,象征着美好的气象。

紫阁耸立,丹楼如霞,互相映衬,流光溢彩,以黄金为璧带,宫殿中装饰着和氏珍玉,精妙绝伦。

向东与长乐宫连成一片,向西直指未央宫。

赤城在朝阳映照下更加壮观,绿树在春风吹动下婆娑起舞。

新市上,酒楼林立,集市鳞次栉比,上等宅第的屋脊重重叠叠,分明是外戚聚居的地方。

朱红漆轮,翠羽华盖,看起来春风得意,高台楼阁互相对应。

又在大路上有万丈高楼,门窗轩槛花纹图案都雕刻华美、精致。

精致的衣服白天不打褶,华丽的罗帐夜夜都没有空缺。

早晨翠屏环合,晚上妆镜映红。

为君精心打扮,梳着漂亮的发髻,细而弯的眉毛,格外吸引人。

晚上,花柳巷间车马奔驰,灰尘四起,这时明月初升,皎洁如素。

鸳鸯池上、凤凰楼中男女成双成对,极尽欢娱。

环境是这样美好,好时光怎么能放弃!

银鞍绣毂满载富贵的人驶向妓院,今晚就在这儿过夜了。

倡家少妇不要皱眉,容颜就像东园的桃李,马上就会凋谢。

你看那旧时的高台,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早已为黄尘覆盖。

词句注释

  1. 临:登临。
  2. 迢递:高耸的样子。浮埃:浮起的尘埃。
  3. 瑶轩:玉石栏杆。绮构:华丽的建筑物。崔嵬:高耸貌;高大貌。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
  4. 鸾歌凤吹:优美的音乐。凤吹,对笙箫等细乐的美称。
  5. 俯瞰:低头下看。长安道:长安城内的街道。
  6. 萋萋:茂盛的样子。御沟:流经皇宫的水沟。
  7. 甘泉:秦汉甘泉宫,一名云阳宫,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甘泉山。
  8. 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9. 帝乡:帝都。帝王的故乡。佳气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泛指美好的风光。
  10. 紫阁: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丹楼:红楼。多指宫、观。
  11. “璧房”句:《三辅黄图》卷二载,未央宫“黄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璧房,存放玉璧的房屋。以璧玉装饰的房屋。泛指华美的房屋。锦殿,锦色的殿堂。
  12. 弥:遍,满。长乐观:即长乐宫。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汉高祖时,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为西汉主要宫殿之一。汉初皇帝在此视朝。惠帝后,为太后居地。
  13. 未央宫: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高祖七年(前200)萧何主持建造,周围二十八里,非常壮丽。
  14. 赤城: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15. 旗亭百隧:张衡《西京赋》云:“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旗亭,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隧,摆摊卖货的地方。新市:新的集市。
  16. 甲第:上等宅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甍(méng):屋脊。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泛指亲戚邻里。
  17. 朱轮:显贵乘坐的车,车轮用朱红油漆。翠盖:翠羽装饰的华盖。不胜:不尽。
  18. 叠榭:层层叠叠的轩榭。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层楹:层层门楹,指高楼。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19. “复有”句:从《古乐府》“大路起青楼”,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句中化出。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
  20. 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文窗:刻镂文彩的窗。窗,亦借指房舍。绮栊(lóng):犹绮疏。雕绘美丽的窗户。栊,窗棂木。
  21. 夜:一作“昼”。襞(bì):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上的皱纹。
  22. 罗帷:锦罗帷幔,丝制帷幔。昼:一作“夕”。
  23. 歌屏:歌舞用的屏风。掩翠:遮掩翠色。
  24. 窥红:看红妆。
  25. 君:指妓女。一作“吾”。宝髻(jì):妇女发髻的一种。髻,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26. 蛾眉: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罢:休。罢废。
  27. 尘间狭路:一作“狭路尘间”。尘间,红尘间,人间。狭路,原指窄小的路。在这里借指花柳巷。黯(àn):昏黑。
  28. 云间:一作“云开”。素:洁白。
  29. “鸳鸯”句:化用《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诗句。这里用鸳鸯指代像鸳鸯成双成对出入的贵族绅士。
  30. “凤凰”句:《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这里用凤凰指代贵族绅士。
  31. 物色:景物。
  32. 鞍:马鞍。绣毂(gǔ):锦绣车毂。
  33. 倡家: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称妓女。
  34. 嚬(pín):古同“颦”,皱眉。
  35. 东园:泛指园圃。指汉孝宣王皇后陵墓。因位于宣帝陵东,故称。
  36. 柏梁:柏梁台,在长安城北门内。汉武帝元鼎二年(115年)时修筑,用香柏为梁。汉武帝曾经在上面置酒,下诏令群臣和诗,能作七言诗的人才能登上此台。铜雀: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建铜雀台,台上有一百二十间房屋,并在楼顶铸造大铜雀,因此而得名。曹操临终时对诸子遗命:死后将其葬在邺城的西冈,诸妾与伎人都著铜雀台,台上放置床帐,每月初一、十五向帐前作伎,诸子登台望他的西陵墓田。后人悲其意而作歌咏。

作品赏析

这首诗反映出盛世不再、繁华易逝的哲理思想,这种思想在诗人其他作品中很少流露,甚至在整个初唐诗歌中也不多见,因而可以看出这首诗所达到的思想深度是同类诗歌难以企及的。

整首诗似乎都在极力渲染繁华。诗人先写帝国建筑的雄伟华丽,用“瑶轩绮构何崔嵬”“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等一系列诗句,将帝国的建筑描写得富丽堂皇、错彩镂金。写帝国都市的繁华,也从各个种角度铺排,“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叠榭层楹”同样是铺锦列绣、镶金嵌玉。诗人从多种角度、多种方位反复渲染帝国建筑的高大雄伟,都市的繁华。接着,诗人转而开始写生活在都市里人们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极尽铺陈之能事:“锦衾昼不襞,罗帷夕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极尽奢华之后,诗人笔锋一转,却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客观存在:“东园桃李片时春”“柏梁铜雀生黄尘”。“片时”强调青春是短暂的,“生黄尘”说明繁华背后是衰败。这个结尾揭露了达官贵人醉生梦死、急于享乐的腐朽心理,也否定了他们的这种生活,指出其不可久长的必然结局。这看似诗人不经意间写出,里面却包含着对人世沧桑、历史兴衰沉重而永恒的感叹和深沉而无限的思索。

《临高台》描写了唐代统治者的青楼狭邪,表现了妓女被玩弄,卑微的生存状态。诗歌前面集中描写了青楼的面貌和娼妓的装饰,娼妓的梳洗打扮只是为了迎合这些达官贵人,缺失了自身独立自由的人格,揭示了这些达官贵族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揭露上层统治者的丑恶和自私的心态,置人民的疾苦于不顾,以及反映了下层妓女卑微的地位和凄凉悲苦的生活。“银鞍绣毂”显示了这些统治阶级的生活者奢侈,“倡家少妇不须嚬,东园桃李片时春”更是揭示了统治者的丑恶灵魂和妓女的卑微地位。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感慨万千,最后借“柏梁铜雀”事预示这些荒淫无耻的统治者若不节制、思求改变,必然会像前朝一样灭亡。诗人用现实主义的笔触直接揭露,思想内涵上意义深广。

此诗高出同类诗歌之所在,就是前面的极尽铺陈之能事只是铺垫,是渲染气氛,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体验,对人生的感悟,对历史的思索,因而它是有深度的。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王勃的这首《临高台》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都是描写都城长安的长篇歌行。长安是唐代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描写长安,对于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最有代来性。这是一个重大题材。此诗对长安的繁盛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反映了自“贞观之治”到高宗前期“佳气郁葱葱”的兴旺发达气象,作者分明被时代意识所感召,才唱出这样豪迈乐观的调子。与此同时作者也描写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腐朽享乐生活,并子以讽刺与否定,实际上就是指出长安繁华中所潜在的危机,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此诗在思想内容上较之《长安古意》《帝京篇》,涉及面尚不够广泛,在艺术成就上也稍逊一筹。

创作背景

《临高台》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名,见《乐府诗集》卷一六引《古今乐录》。此诗当作于王勃为沛王府修撰时,大约在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前后,所反映的是诗人一次外出登临高台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名家点评

  • 明·顾璘《批点唐音》:此诗不过是登高台望见许多景物耳。铺叙优柔,不觉重复,然无大兴意,所以为初唐。一结收拾较安稳。
  • 清·钱良择《唐音审体》:通篇侈陈壮丽,而以繁华不久终之,仍是临望伤情之旨。

猜你喜欢

登辨觉寺

唐代 • 王维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蝶恋花·五月黄云全覆地

清代 • 曹贞吉

五月黄云全覆地。打麦场中,咿轧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耳。那能略辨宫商字。

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冷淘饦馎穷家计。

金字经·樵隐

元代 • 马致远

担挑山头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隐去来。柴,买臣安在哉?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论毅力

清代 • 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王勃
简介描述:

王勃(650年-676年或684年),字子安,祖籍祁县,后迁绛州龙门通化(今万荣县)。祖父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父亲唐朝官吏王福畤。中国唐代文学家、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上元二年(675年)随父南下,次年返,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有学者研究认为王勃并非溺水而亡。从王勃随父迁回内地作《游冀州韩家园序》《三月伤己祓禊序》,以及王承烈写于文明元年(684年)的祭奠王勃的祭文等推测,王勃应卒于文明元年,时年35岁。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王勃主张文学要以“立言见志”为本,注重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其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的作用。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其具体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临高台》《采莲曲》《秋夜长》《滕王阁序》等。王勃还写有许多学术著作,见于著录的有《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5卷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