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星冠霞帔

唐代牛峤

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佩玎珰。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

醮坛春草绿,药院杏花香。青鸟传心事,寄刘郎。

白话译文

女道士头戴星冠,身着彩衣,住在蕊珠宫里。她所佩戴的珠玉叮当有声。玉钗上蝉翼晃动,纤纤玉手整理着昨夜残妆。

道坛上春草碧绿,种着药草的院子里杏花飘香。请青鸟把我的心事传递给刘郎吧!

词句注释

  1. 星冠:镶有明珠的闪光的帽子。霞帔:彩霞般的披肩。
  2. 蕊珠宫:神仙所居处。杨慎《艺林伐山》卷十:“唐人进士榜必以夜书,书必以淡墨……世传大罗天放榜于蕊珠宫。”
  3. 佩玎珰:或写作“佩丁当”,即所佩带的珠玉叮当有声。
  4. 明翠:头上的翡翠钗钿。
  5. 纤珪(guī圭):喻手纤细而洁白。珪:玉石。
  6. 醮(jiào叫)坛: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祭神坛。
  7. 药院:指仙家的药草院。
  8. 青鸟:传信的神鸟。《汉武帝故事》:“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同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品赏析

词牌名“女冠子”是女道士的意思,这首词就是写女道士的生活。只是最后二句,表达了女道士的真情,她们也是向往自由、幸福与爱情的。从此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女道士与一般世俗女子大胆开放的着装风格是一致的,她们多情而妩媚。《栩庄漫记》评道:“唐自武后度女尼始,女冠甚众,其中不乏艳迹,如鱼玄机辈,多与文士往来。故唐人诗词咏女冠者类以情事入辞。薛(应为“牛”)氏四词虽题《女冠子》,亦情词也。插入道家语,以为点缀,盖风流若是,岂可与咏高僧同格耶?”

猜你喜欢

非有先生论

两汉 • 东方朔

非有先生仕于吴,进不能称往古以厉主意,退不能扬君美以显其功,默然无言者三年矣。吴王怪而问之曰:“寡人获先人之功,寄于众贤之上,夙兴夜寐,未尝敢怠也。今先生率然高举,远集吴地,将以辅治寡人,诚窃嘉之。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今先生进无以辅治,退不扬主誉,窃不为先生取之也。盖怀能而不见,是不忠也;见而不行,主不明也。意者寡人殆不明乎?”非有先生伏而唯唯。

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听焉。”先生曰:“于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夫谈者有悖于目、拂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身者;或有说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矣?”吴王曰:“何为其然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先生试言,寡人将听焉。”先生对曰:“昔者关龙逢深谏于桀,而王子比干直言于纣。此二臣者,皆极虑尽忠,闵主泽不下流,而万民骚动,故直言其失,切谏其邪者,将以为君之荣,除主之祸也。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身,蒙不辜之名,戮及先人,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是以辅弼之臣瓦解,而邪谄之人并进,遂及飞廉、恶来革等。二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阴奉雕琢刻镂之好,以纳其心。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遂往不戒,身没被戮,宗庙崩弛,国家为虚。放戮贤臣,亲近谗夫。《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此之谓也。故卑身贱体,说色微辞,愉愉呴呴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为也。将俨然作矜庄之色,深言直谏,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邪主之心,历于衰世之法。故养寿命之士莫肯进也,遂居深山之间,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是以伯夷、叔齐避周,饿于首阳之下,后世称其仁。如是,邪主之行,固足畏也。故曰:谈何容易!”

于是吴王戄然易容,捐荐去几,危坐而听。先生曰:“接舆避世,箕子被发佯狂。此二子者,皆避浊世以全其身者也。使遇明王圣主,得赐清燕之间,宽和之色,发愤毕诚,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故伊尹蒙耽辱,负鼎俎和五味以干汤;太公钓于渭之阳,以见文王。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计无不从,诚得其君也。深念远虑,引义以正其身,推恩以广其下;本仁祖谊,襃有德,禄贤能,诛恶乱;总远方,壹统类,美风俗,此帝王所由昌也。上不变天性,下不夺人伦;则天地和洽,远方怀之,故号圣王,臣子之职即加矣。于是裂地定封,爵为公侯;传国子孙,名显后世,民到于今称之,以遇汤与文王也。太公伊尹以如此,龙逄、比干独如彼,岂不哀哉!故曰:谈何容易!”

于是吴王穆然,俯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颐,曰:“嗟乎!余国之不亡也,绵绵连连,殆哉世之不绝也。”于是正明堂之朝,齐君臣之位。举贤才,布德惠,施仁义,赏有功;躬亲节俭,减后宫之费,捐车马之用;放郑声,远佞人;省庖厨,去侈靡,卑宫馆,坏苑囿,填池堑,以与贫民无产业者。开内藏,振贫穷,存耆老,恤孤独,薄赋敛,省刑辟。行此三年,海内晏然,天下大治,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国无灾害之变,民无饥寒之色,家给人足,畜积有余。囹圄空虚,凤凰来集,麒麟在郊,甘露既降,朱草萌芽。远方异俗之人,向风慕义,各奉其职而来朝贺。

故治乱之道,存亡之端,若此易见,而君人者莫肯为也。臣愚窃以为过,故《诗》曰:“王国克生,惟周之贞。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

南乡子·舟中记梦

宋代 • 辛弃疾

欹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赠僧朝美

唐代 • 李白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

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

高价倾宇宙,馀辉照江湖。

苞卷金缕褐,萧然若空无。

谁人识此宝,窃笑有狂夫。

了心何言说,各勉黄金躯。

宿九仙山

宋代 • 苏轼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

宋代 • 周敦颐

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

精舍泉声清㶁㶁,高林云色淡悠悠。

谈终道奥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楼。

牛峤
简介描述:

牛峤(生卒年不详),字松卿、延峰,祖籍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后徙狄道(今甘肃临洮)。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中国唐末五代时期词人、官员。

牛峤于僖宗乾符五年(878年),登进士第。历官拾遗、补阙、尚书郎。光启三年(887年),游梓州,题诗陈子昂书台。大顺二年(891年),入王建西川幕府为节度判官。及前蜀开国,拜给事中,卒。

牛峤诗学李贺,博学有文,当时以歌诗著名,有《牛峤歌诗》3卷,已佚。其尤善词,《花间集》录存32首。其词善制小令,多写闺情,莹艳缛丽,风格与温庭筠相近。《梦江南》2首,一咏燕,一咏鸳鸯,咏物而寄托人情,写闺中人幽怨,为后来的咏物词提供了抒情范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