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强攀桃李枝,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柳花飞。柳花飞,愿得郎心,忆家还早归。
两条夹杂着红粉的泪珠,蕴含着闺中女子的深挚情意。想当初只因强攀高枝,到如今只惹得紧皱愁眉。
路上莺啼蝶舞,柳絮纷飞。只希望丈夫的心不要像柳花那样随风飘飞不定,而要想着家早早归来才好。
《感恩多·两条红粉泪》是唐末五代词人牛峤的词。这首词写香闺念远,上片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念远的形象。下片先写“攀”时所见所闻,接着写由“柳花飞”产生的联想:希望丈夫的心不像柳花,随风飘飞不定,而要想家早归才好。该词层层递进,极为自然贴切。
首词写香闺念远。
上片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念远的形象。“两条”二句,无限委婉,“红”、“香”对举成文,把不可捉摸的香闺思念,与有色有形的红粉泪珠揉合在一起,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 挚、长久的眷念之情;又将“两条”与“多少”对比写来,泪只两行,而意无穷无尽,难倾难诉。真是“不必着力,只任意写来,自臻妙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强攀”二句,
是写其思念后的举动,正如汤显祖评说:“中有伤心处,借此消遣耳。”消遣不得,反倒愁眉,真是无可奈何。
下片先写“攀”时所见所闻,接着写由“柳花飞”产生的联想:希望丈夫的心不像柳花,随风飘飞不定,而要想家早归才好。层层递进,极为自然贴切。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上下,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沉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春风送客翻客愁,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