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唐代柳宗元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泉回浅石依高柳,迳转垂藤间绿筠。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白话译文

郊居的地方在湘江岸边,四周没有邻居,世间的罗网不能束缚到这里,总是让人非常珍惜。

空闲的庭院里栽满了草药,里面有名贵的国老;虚静的居室内酒樽开启,又遇上贤士来访。

清泉萦回在浅浅的石滩上,高高的柳树也种植在周围;小路弯曲在青藤之间,时时有绿竹相衬。

听说你还善于作五禽之戏,难怪出门时鸥鸟都与你亲密无间。

词句注释

  1. 崔中丞:当时任永州刺史崔敏。中丞:官名,御史台长官。过:访问。卢少尹:名不详。少尹:官名,九卿之一,又县尉亦称少府,这里指前者。
  2. 世网:比喻法律、礼教、风俗等东缚。婴:触犯。自珍:自爱。
  3. 莳(shì)移植。延:引进。国老:中药甘草的别名。又古代尊退职的卿大夫为国老,这里意义双关,暗喻卢少尹。虚室:宽大客厅。值:逄遇。贤人:浊酒的代称。这里意义双关,暗指卢少尹遇崔中丞。
  4. 筠(yún):竹的别称。
  5. 五禽戏:后汉名医华佗创造的一种强身运动,因动作模仿五种禽兽的姿态而得名。

作品赏析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言卢遵在湘江畔的居所十分清静,四周没有邻居,而世俗社会中的种种罗网,无法干扰其修身养性的心灵,这种洁身自好的幽闲生活是弥足珍贵的。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给崔敏以高度评价,赞其为国老、贤人。此联对偶精工,国老、贤人两语尤为绝妙。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间绿筠”,写一路上的景色,泉、径、石、藤、高柳、绿筠,诸种景致都显示出一种田园雅趣,身处其中的诗人一行自然也觉得心清神爽,飘然尘外。这两句也有提起下文的作用:在如此环境中归隐田园、忘却尘世,也应该是必然的选择。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这里是指胸中没有机心的自然无为状态。领悟了某种道理后,就可以锻炼形体、修身养性为已任,忘却机心,胸中坦荡,这样就真正地融入大自然。

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面形式与五言的陶诗迥异,但其中的韵味却有一脉相承之处。诗中极力描摹卢遵摆脱尘网后的欣悦生活,虽然其居所清冷寂寥,但可以心无挂碍、悠然自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然而柳宗元始终不能彻底放弃仕途的追求,最终既未能东山再起,也没有归隐田园,只能在远谪的边地独自品味着忧怨与苦闷,直至终老。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大舅之子卢遵(卢少尹)陪伴柳宗元扶老母卢氏来永州贬居之处。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崔敏任永州刺史,他的后娶夫人卢氏是卢遵的姑妈,也即柳宗元的姨妈。因此,崔敏既是卢遵的姑父,又是柳宗元的姨父。崔敏与柳宗元相处较好,应该也与这种姻亲关系有关。这首诗是诗人随从刺史崔敏访问卢遵有感而作。

名家点评

  • 北宋诗评家黄彻《巩溪诗话》:柳子厚 《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一联最工,云:“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只似称坐客,而有两意,盖甘草为国老,浊酒为贤人故也。
  • 明末诗学家黄周星《唐诗快》卷十二:国老、 贤人,天然妙侣,不独对偶之工。

猜你喜欢

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清代 • 吴翌凤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阑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招野龙对

唐代 • 陆龟蒙

昔豢龙氏求龙之嗜欲,幸而中焉。得二龙而饮食之。龙之于人固异类,以其若己之性也,席其宫沼,百川四溟之不足游;甘其饮食,洪流大鲸之不足味。施施然,扰扰然,其爱弗去。

一旦值野龙,奋然而招之曰:“尔奚为者!茫洋乎天地之间,寒而蛰,阳而升,能无劳乎?诚从吾居而宴安乎!”

野龙矫首而笑之曰:“若何龊龊乎如是耶?赋吾之形,冠角而被鳞;赋吾之德,泉潜而天飞;赋吾之灵,嘘云而乘风,赋吾之职,抑骄而泽枯。观乎无极之外,息乎大荒之墟,穷端倪而尽变化,其乐不至耶?今尔苟容于蹄涔之间,惟沙泥之是拘,惟蛭螾之与徒,牵乎嗜好,以希饮食之余,是同吾之形,异吾之乐者也。狎于人,啗其利者,扼其喉,胾其肉,可以立待。吾方哀而援之以手,又何诱吾纳之陷穽耶?”

野龙行未几,果为夏后氏之醢。

追和柳恽

唐代 • 李贺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樝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古戍

明代 • 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清代 • 纳兰性德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柳宗元
简介描述: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追谥其为文惠昭灵侯。

柳宗元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