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唐代柳宗元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泉回浅石依高柳,迳转垂藤间绿筠。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白话译文

郊居的地方在湘江岸边,四周没有邻居,世间的罗网不能束缚到这里,总是让人非常珍惜。

空闲的庭院里栽满了草药,里面有名贵的国老;虚静的居室内酒樽开启,又遇上贤士来访。

清泉萦回在浅浅的石滩上,高高的柳树也种植在周围;小路弯曲在青藤之间,时时有绿竹相衬。

听说你还善于作五禽之戏,难怪出门时鸥鸟都与你亲密无间。

词句注释

  1. 崔中丞:当时任永州刺史崔敏。中丞:官名,御史台长官。过:访问。卢少尹:名不详。少尹:官名,九卿之一,又县尉亦称少府,这里指前者。
  2. 世网:比喻法律、礼教、风俗等东缚。婴:触犯。自珍:自爱。
  3. 莳(shì)移植。延:引进。国老:中药甘草的别名。又古代尊退职的卿大夫为国老,这里意义双关,暗喻卢少尹。虚室:宽大客厅。值:逄遇。贤人:浊酒的代称。这里意义双关,暗指卢少尹遇崔中丞。
  4. 筠(yún):竹的别称。
  5. 五禽戏:后汉名医华佗创造的一种强身运动,因动作模仿五种禽兽的姿态而得名。

作品赏析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言卢遵在湘江畔的居所十分清静,四周没有邻居,而世俗社会中的种种罗网,无法干扰其修身养性的心灵,这种洁身自好的幽闲生活是弥足珍贵的。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给崔敏以高度评价,赞其为国老、贤人。此联对偶精工,国老、贤人两语尤为绝妙。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间绿筠”,写一路上的景色,泉、径、石、藤、高柳、绿筠,诸种景致都显示出一种田园雅趣,身处其中的诗人一行自然也觉得心清神爽,飘然尘外。这两句也有提起下文的作用:在如此环境中归隐田园、忘却尘世,也应该是必然的选择。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这里是指胸中没有机心的自然无为状态。领悟了某种道理后,就可以锻炼形体、修身养性为已任,忘却机心,胸中坦荡,这样就真正地融入大自然。

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面形式与五言的陶诗迥异,但其中的韵味却有一脉相承之处。诗中极力描摹卢遵摆脱尘网后的欣悦生活,虽然其居所清冷寂寥,但可以心无挂碍、悠然自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然而柳宗元始终不能彻底放弃仕途的追求,最终既未能东山再起,也没有归隐田园,只能在远谪的边地独自品味着忧怨与苦闷,直至终老。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大舅之子卢遵(卢少尹)陪伴柳宗元扶老母卢氏来永州贬居之处。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崔敏任永州刺史,他的后娶夫人卢氏是卢遵的姑妈,也即柳宗元的姨妈。因此,崔敏既是卢遵的姑父,又是柳宗元的姨父。崔敏与柳宗元相处较好,应该也与这种姻亲关系有关。这首诗是诗人随从刺史崔敏访问卢遵有感而作。

名家点评

  • 北宋诗评家黄彻《巩溪诗话》:柳子厚 《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一联最工,云:“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只似称坐客,而有两意,盖甘草为国老,浊酒为贤人故也。
  • 明末诗学家黄周星《唐诗快》卷十二:国老、 贤人,天然妙侣,不独对偶之工。

猜你喜欢

答洪驹父书

宋代 • 黄庭坚

驹父外甥教授:别来三岁,未尝不思念。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虽晋城亦未曾作书也。专人来,得手书。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

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继以叹息,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情懒,不能下笔也。外甥勉之,为我雪耻。

《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甚恨不得相见,极论诗与文章之善病,临书不能万一。千万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所寄《释权》一篇,词笔纵横,极见日新之效。更须治经,深其渊源,乃可到古人耳。《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处。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索学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不可守绳墨令俭陋也。

示弟

唐代 • 李贺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赤枣子·风淅淅

清代 • 纳兰性德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留余庆

清代 • 曹雪芹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宿郑州

唐代 • 王维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柳宗元
简介描述: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追谥其为文惠昭灵侯。

柳宗元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