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之谓灵者何?噫,岂独是乌也。夫人之灵,大者贤,小者智。兽之灵,大者麟,小者驹。虫之灵,大者龙,小者龟。鸟之灵,大者凤,小者乌。
贤不时而用智给给兮,为世所趍;麟不时而出驹流汗兮,扰扰于修途。龙不时而见龟七十二鑚兮,宁自保其坚躯。凤不时而鸣乌鵶鵶兮,招唾骂於邑闾。
乌兮,事将兆而献忠,人反谓尔多凶。凶不本于尔,尔又安能凶。凶人自凶,尔告之凶,是以为凶。尔之不告兮,凶岂能吉?告而先知兮,谓凶从尔出。
胡不若凤之时鸣,人不怪兮不惊。龟自神而刳壳,驹负骏而死行,智骛能而日役,体劬劬兮丧精。乌兮尔灵,吾今语汝,庶或汝听:结尔舌兮钤尔喙,尔饮喙兮尔自遂。同翱翔兮八九子,勿噪啼兮勿睥睨,往来城头无尔累。
乌鸦被称为灵鸟,为什么呢?唉,难道只有乌鸦是这样吗?人类的灵性,大的表现为贤能,小的表现为智慧。兽类的灵性,大的表现为麒麟,小的表现为马驹。虫类的灵性,大的表现为龙,小的表现为龟。鸟类的灵性,大的表现为凤凰,小的表现为乌鸦。
贤能的人不常出现,而智慧的人却比比皆是,为世人所追逐;麒麟不常出现,而马驹却汗流浃背地奔波在修远的道路上。龙不常现身,而龟却能七十二变,宁愿保全自己的坚硬躯壳。凤凰不常鸣叫,而乌鸦却呱呱叫个不停,招来乡里的唾骂。
乌鸦啊,事情将要发生征兆时你献上忠告,人们反而说你多凶。凶兆并非源于你,你又怎么能带来凶兆呢?凶人自己招凶,你告诉他们凶兆,因此被认为是凶。你不告诉他们凶兆,凶事难道就能变成吉事吗?你告诉他们凶兆,他们却认为凶兆是从你这里来的。
为什么不学凤凰适时鸣叫,人们不会责怪也不会惊讶。龟自己神奇却被剖开壳,马驹背负骏马之名却劳累至死,智慧的人追逐才能却日日劳役,身体疲惫不堪,精神也逐渐丧失。乌鸦啊,你是灵鸟,我今天告诉你,或许你会听:闭上你的舌头,锁住你的嘴,你吃喝自便。和八九个同伴一起翱翔,不要吵闹啼叫,不要斜眼看人,往来城头就不会有你的麻烦。
梅尧臣的《灵乌赋》通过乌鸦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社会中忠言逆耳、贤能之士不被重用的现象。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乌鸦命运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智者命运的同情与反思,同时也呼吁世人应更加理性地对待忠告与真相。这篇赋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