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鹦鹉洲怀祢衡

唐代李白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白话译文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但在祢衡眼里,他只是一只蚂蚁。

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

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

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

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

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

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

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词句注释

  1. 祢衡:东汉末名士,字正平。《后汉书》有传。鹦鹉洲:长江中的一个小洲,遗址在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
  2. 魏帝:魏武帝曹操。营八极:经营天下。
  3. 蚁观:小看,轻视。此句一说曹操小看祢衡,一说祢衡小看曹操。
  4. 黄祖:刘表部将,任江夏(今武汉武昌)太守。斗筲人:气量狭窄的小人。
  5. “吴江”句:指祢衡在黄射大会宾客宴席上作《鹦鹉赋》。
  6. 鸷鹗:一种猛禽。喻黄祖。孤凤:喻祢衡。
  7. 千春:语出梁简文帝诗:“千春谁与乐。”
  8. 隐然:隐痛。讵:岂。
  9. 寡识:一说指祢衡,一说指黄祖。天刑:天的法则。语出《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10. 芳洲:语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前四句,首先从刻画祢衡落笔,写他的性格和悲惨的遭遇。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而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这就突出地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黄祖是才短识浅之徒,他杀了祢衡,正说明他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恶名。

接着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极赞他的杰出才华。这样一个才华“超群英”的人,命运却如此之悲惨,令人极为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诗人对祢衡的遭遇愤然不平,他把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凤凰。祢衡被残杀使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继愤激之情而来的是无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结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似乎兰蕙也为祢衡痛不欲生了。

诗中刻画人物十分精炼,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以少胜多,突出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这两点是祢衡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李白所引为同调的。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黄祖之流比作“鸷鹗”,对凶残的权势者表示强烈的憎恨;把祢衡誉为“孤凤”,爱慕、怜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这些艺术手法,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夏或乾元二年(759年)冬或上元元年(760年)春所作。当时李白在江夏写了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云:“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可见李白对祢衡是很敬仰的,这首《望鹦鹉洲怀祢衡》,可能是同时所写。

据《后汉书·祢衡传》记载:祢衡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孔融深爱其才,在曹操面前称赞他。曹操因被他所辱,把他送与刘表。刘表又不能容,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黄祖之长子黄射在洲上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令祢衡写赋以娱嘉宾。祢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辞采甚丽,鹦鹉洲由此而得名。后黄祖终因祢衡言不逊顺,把他杀了。李白一生道路坎坷,虽有超人才华而不容于世。这时,他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思念起古人祢衡来了。故作此诗以表敬仰。

名家点评

  •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刘会孟曰:兴尽语尽。
  • 明末清初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太白古诗云:“魏武踞八极,蚁视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直是叙事起,不落议论。他人则必云正平蚁视魏武尔。
  •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曹瞒、黄祖辈不足道也,“寡识冒天刑”,祢生亦应心服。
  • 清末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此以正平自况,故极致悼惜,而沉痛语以骏快出之,自是太白本色。起两句言正平轻魏武。“鸷鹗”比黄祖,“孤凤”比正平。“才高”、“寡识”,用孙登谓嵇康之言,乃痛惜相怜之词,激起末句,言芳草亦不忍生也。若以“寡识”为讥正平之短,则与上句不相应,且与结句之意亦不合矣。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起二句,奸眼孔,好识力,能不逐常见。又云:真有心人,块磊如见(“鸷鹗”四句下)。严沧浪“才高寡识”四字,断尽祢衡。言“天刑”,见非黄祖能杀之。

猜你喜欢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金朝 •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越巫

明代 • 方孝孺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慄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

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唐代 • 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

长相思·村姑儿

宋代 • 蔡伸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秣陵怀古

清代 • 纳兰性德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李白
简介描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