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
茫茫的大海上,波浪翻卷汹涌,海滩上的沙石被海水卷进海中,不久又有另一些被冲上岸来,一朵浪花打在海滩上,转瞬即逝,而后面的浪花又接连不断涌了上来。
海水和泥沙,就这样相互冲击、相互翻卷,从来就不会有停止的那一天;所以随着时间流逝,洪涛可以变平野,绿岛也可以成桑田
该词写的正是大浪淘沙时的情景:茫茫的大海上,波浪翻卷汹涌,海滩上的沙石被海水卷进海中,不久又有另一些被冲上岸来,一朵浪花打在海滩上,转瞬即逝,而后面的浪花又接连不断涌了上来。海水和泥沙,就这样相互冲击、相互翻卷,从来就不会有停止的那一天;所以随着时间流逝,洪涛可以变平野,绿岛也可以成桑田。该词借景抒情,寓意深刻。词人看到潮汐涨落的壮观景象,忍不住心生感慨,感叹于循环往复规律和巨大力量;同时也暗含有世事无常、变幻莫测、沧海桑田的意味。
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才,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何不中!”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尺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
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予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